首钢股份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已调整回购股份方案,将资金来源从自有资金变更为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已取得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获得不超过4.68亿元的专项贷款额度,且贷款金额不超过本次回购资金总额的90%,期限不超过3年。
这一调整发生在公司股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当前首钢股份股价报4.14元,较回购价格上限6.50元存在约57%的折价空间。公司市净率仅为0.64倍,明显低于1倍净资产,反映出市场对钢铁行业估值普遍偏低的态度。
从融资数据观察,10月22日公司融资净买入1633.52万元,融资余额达到2.68亿元,这一数据与公司启动回购专项贷款的时间点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连续4个交易日中,公司累计融资净偿还达4567.37万元,资金态度的转变或许与回购方案调整存在关联。
公司此次调整回购资金来源,恰逢多项关键时间节点。10月20日,公司有10.15亿股限售股解禁,占解禁前流通股本约13.6%。同时,公司刚刚完成董事长更替,邱银富辞任,由朱国森接棒。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股价形成压力,而公司选择此时强化回购力度,其稳定股价的意图较为明显。
根据回购方案,公司计划回购4000万至8000万股,占总股本的0.52%至1.03%,按回购价格上限测算,回购金额在2.6亿至5.2亿元之间。若全部使用贷款资金,按照不超过回购总额90%的比例计算,公司实际需要投入的自有资金相对有限。
这种运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的操作,在A股市场尚属新兴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撬动更大规模的回购资金,但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负债水平。考虑到首钢股份作为钢铁企业的特性,其现金流波动相对较大,使用贷款回购确实存在一定财务风险。不过,公司强调这一调整符合相关监管规定,且不会对债务履行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从行业视角看,钢铁板块近期表现疲软,10月23日低碳冶金板块跌幅达2%,首钢股份当日下跌0.72%。在这种行业环境下,公司通过回购传递信心信号的意图较为明确。结合公司基本面,首钢股份在电工钢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无取向极薄带电工钢已供货多家机器人关节电机加工企业,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44%,这些业务亮点与当前低迷的股价形成反差。
回购方案调整的背后,或许反映了管理层对当前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判断。在限售股解禁、董事长更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股价稳定,这一行为本身值得关注。后续需要观察的是,在获得专项贷款支持后,公司实际回购的节奏和规模,以及这一操作对股价的实际支撑效果。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