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18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报告
2024 年,董事会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股东大会和《公司章程》赋予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勤勉尽责,积极开展公司董事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公司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 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 5%的增长,完成年初经济增长工作目标。国内钢铁行业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材料的更高需求,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但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行业整体呈现“供给保持高位、需求结构调整、出口增长强劲、价格持续下降、效益不断挤压”的特征。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实现利润总
额 429 亿元,同比下降 50.3%;平均销售利润率 0.71%,同比下降 0.63 个百分点。
产品产量方面,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国家统计局数
据显示,2024 年中国粗钢产量 10.05 亿吨,同比下降 1.7%;钢材产量 14.00 亿
吨,同比增长 1.1%。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据中钢协统计数据,建筑业
用钢占比下降至 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 2020 年的 42%提高到 2024 年的 50%。
产品价格方面,全年钢材价格同比下降。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 102.47 点,同比下降 8.39%。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105.22点,同比下降8.83%;板材指数平均值100.58点,同比下降10.09%。
上游方面,原燃料价格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降幅小于钢材价格降幅。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4 年我国进口铁矿石 12.37 亿吨,同比增长 4.9%,进口均价为 106.93 美元/吨,同比下降 7.08%。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炼焦煤、冶金焦、废钢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 8.14%、11.28%、8.68%。
下游方面,钢材消费结构进一步分化,呈现“工业强、建筑弱”格局,新能源汽车、造船、先进机械等高端制造业成为用钢需求的主要增长点,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持续收缩。其中,绿色低碳驱动的新能源行业用钢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完成 1288.8 万辆,同比增长 34.4%;船舶工业
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4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 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 58.8%;家电行业在政策激励、消费升级和出口增长等驱动因素下保持稳定增长,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全年累计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9.7%、8.3%、8.8%、4.6%。
进出口方面,钢材出口量在 2024 年大幅上升,进口量则保持下降趋势,出口呈现“量升价跌”的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 年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为
1.1 亿吨,同比增长 22.7%,出口均价 755 美元/吨,同比下降 19.3%。钢材累计
进口量为 681.5 万吨,同比下降 10.9%。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正在迈向以创新为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增长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2024 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但优质企业结构性的发展机遇仍然存在。首先,行业供需格局长期有望改善,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 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钢铁行业将进入存量优化、减量发展的阶段,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其次,低碳转型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2024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2025 年 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为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促进消费升级与提升消费品质的政策实施,将为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的高端用钢需求,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有望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坚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成为公司第一竞争力。坚持打造“制造+服务”竞争优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产线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推进以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公司已经从上市初期 400 万吨精品棒线材生产企业,转型成为拥有 2170 万吨高端板材产能的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科技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的生产和销售。
1、智新电磁
……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