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9 17:16:2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河南
明天起飞
发表于 2025-05-18 18:48:29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田野 于建平

  近日,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据悉,《方法》将替代现行国标GB/T 39901-2021。对比现行标准,《方法》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且适用范围有所扩大,要求“M1和N1类汽车应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其中,M1类汽车主要指轿车、SUV、MPV等乘用车,N1类汽车主要指轻型载货汽车。

  同时,《方法》还增加了对行人目标、自行车目标、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目标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新增仿真测试项目。这意味着,强制性国标实施后,所有的乘用车必须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中国市场汽车大规模前装AEBS进入倒计时。

  国内AEBS整体渗透率仅60%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又称“AEB”或“AEBS”)是一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可以通过雷达测出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安全距离时将自动紧急刹车或使车辆减速,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走神、疲劳驾驶等原因引发的追尾、碰撞事故,从而保障安全出行,减少事故发生。

  由于AEBS能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发生率,保护车辆和行人安全,全球多个国家已要求强制安装,欧洲、美国、日本均通过相关强制法规。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AEBS尚未全面普及。佐思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AEBS整体渗透率在60%左右。乘联分会发布的2025年2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1—2月AEBS整体装配率表现良好,乘用车整体装配率为56.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相对较高,已经达到62.9%。

  汽车分析师高登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产业影响看,这场政策变革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安全理念的根本转变。“过去,主动安全配置是车企产品差异化的营销噱头。未来,它将转变为行业准入门槛和产品及格线。这种转变将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不具备AEBS开发能力或采购渠道的车企将面临出局风险,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供应商则迎来历史性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AEBS强制安装新规的出台,正在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根据全球行业分析机构的研究数据,2024年全球汽车AEBS市场规模已达约3.3万亿元,预计到2031年将接近4.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这一轮强制安装浪潮中,正孕育着一个结构性增长的千亿级市场,各产业链环节将呈现差异化的发展机遇。

  随着《方法》落地,中低端车型将贡献最主要的增量空间。乘联分会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32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整体装配率已经超过93%;24万—32万元的车型,装配率在83.5%;16万—24万元的车型,装配率在70.2%;8万—16万元的车型,装配率刚刚过50%;8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装配率仅2.6%。“仅满足8万—16万元主流乘用车市场的AEBS需求,就将带来每年超500万套的系统增量。”高登指出。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AEBS系统主要由感知层(传感器)、决策层(控制单元)和执行层(制动机构)三大模块构成。国联证券分析报告指出,单套系统价值量随性能不同介于800—5000元之间。其中,入门级纯摄像头方案约800—1500元;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中端方案约2000—3000元;激光雷达参与融合的高端方案可达4000—5000元。按每年2500万辆新车、均价2000元/套计算,仅前装市场规模就将突破500亿元。叠加后装改装、商用车升级及海外出口,中国AEBS产业链整体规模有望在2027年达到千亿元级别。

  在市场扩容的同时,技术路线之争日趋白热化。据悉,当前AEBS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大流派: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派,依靠摄像头+AI算法实现环境感知;传统Tier1主导的毫米波雷达派,如博世的第五代毫米波雷达方案;造车新势力推崇的激光雷达派,通过激光点云提升识别精度。

  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副总经理姜维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强制标准的实施将加速技术路线的收敛,性价比成为关键考量。“《方法》虽未指定技术路径,但对行人、两轮车识别的高要求实际上排除了低端纯视觉方案的市场空间。”他认为,这预示着“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可能成为经济型车型的主流选择,而高端车型将向“激光雷达+高算力”方向演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驱动下,国产替代进程显著加速。AEBS核心部件长期被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Tier1垄断,2020年时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超80%。但《方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本土企业被资本市场看好。

  消息发布当天(2025年5月16日),A股AEBS概念板块大涨,万安科技、豪恩汽电、亚太股份等多股涨停,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涨幅超5%。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自主供应链的强烈看好。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在毫米波雷达、域控制芯片、线控制动等关键环节,国产化率已从2020年的不足20%提升至2024年的45%左右,预计2027年将突破70%。

  开启产能竞赛

  细分领域的发展态势呈现鲜明差异。感知层中,毫米波雷达进步最为显著。森思泰克(华域汽车子公司)的77GHz雷达已配套上汽、广汽等多款车型,2024年出货量突破200万颗;决策层方面,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在AEBS域控制器市场份额已达28%,仅次于英伟达;执行层中,伯特利、万安科技的线控制动产品已实现对外资品牌的替代,单价较博世同类产品低30%。这种梯次突破的国产化路径,正使中国AEBS产业链建立起完整的本土配套能力。

  “标准统一将极大地降低行业无序竞争。”姜维进一步补充道,现行市场中,各车企AEBS性能标定差异巨大:有的仅在40km/h以下生效,有的则支持最高120km/h的自动刹停;对行人识别距离从20米到80米不等。这种混乱局面导致消费者认知模糊,也增加了监管难度。

  《方法》实施后,所有系统必须满足统一的最低性能门槛,如乘用车需在60km/h内避免与静止车辆碰撞,在40km/h内避免与横穿行人碰撞等。这将有效遏制“伪AEBS”现象,促使企业将竞争焦点从基础功能转向用户体验提升。

  随着AEBS强制安装期限临近,产能竞赛已悄然展开。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主要上市公司公布的AEBS相关产能投资已超50亿元,其中毫米波雷达与域控制器是重点方向。这场产能军备竞赛的背后,是企业对新规落地后市场爆发的一致预期,也预示着行业即将进入洗牌阶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