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ST景峰(000908)发布公告称,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担任公司管理人。
这家曾被誉为A股“涨停王”的医药企业,在连续五年亏损后,终于踏上了重整之路。
根据公告,公司股票于10月22日停牌一天,自10月2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景峰”变更为“*ST景峰”。这一变化标志着ST景峰从预重整阶段全面转入正式重整,石药集团牵头的新一轮资本注入与业务重组进入实质性落地期。
法院正式受理,股票冠“*ST”
ST景峰的重整并非突发动作,而是历经一年多的有序推进。
2024年7月2日,常德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为今天的正式裁定奠定了基础。经过公开招募,石药集团在2024年8月确认为牵头重整投资人。
根据方案,石药集团将携5.26亿元现金认购股份取得公司控股权,常德国资平台同步以1.22亿元跟投,合计注资6.48亿元。
这些资金将为这家连续五年亏损的医药企业注入急需的“活水”。
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已正式进驻公司,开始履行各项职责,包括接管债务人财产、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等。
五年亏了近24亿元
ST景峰的资本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公司1999年上市,主营化学药、生物药以及中成药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2024年5月首次因2023年净资产为负、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及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年6月,公司曾因2024年末净资产转正至8180万元,成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从“*ST景峰”调整为“ST景峰”。谁料仅仅四个月后,因法院正式裁定受理重整,退市风险警示再度触发。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ST景峰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9.47%;归母净利润亏损3257万元,虽然较上年同期亏损额略有收窄,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981万元,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数据显示,ST景峰2019-2023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额达23.71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亏损额均超8亿元。
业绩萎缩的核心诱因是行业政策调整。2019年医保控费、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等政策落地,公司核心注射剂产品收入同比暴跌70.3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未进入当年国家医保目录,榄香烯乳状注射液医保支付范围被大幅缩窄,两大主力产品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2025年上半年,由于主要产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因未纳入医保目录、医保控费趋严等因素制约,公司核心产品销售收入持续下滑。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19,速动比率0.14,远低于健康水平,显示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极度脆弱。
石药入局,破产风险未消
石药集团的进驻被市场视为ST景峰的“救赎关键”,产业协同价值成为此次重整的核心看点。
ST景峰在心脑血管、骨科领域的核心产品管线,与石药集团强势的抗肿瘤业务形成互补,有望通过石药的渠道资源与研发实力实现产品升级与市场拓展。
事实上,石药集团已提前启动管理整合。2024年7月公司创始人叶湘武辞去全部职务,石药系高管刘树林接任总裁及法定代表人,为重整后的业务衔接奠定基础。
除了人力接管,石药集团还对ST景峰的核心资产进行了巧妙处置。2025年5月,石药通过子公司常德景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买大连德泽药业有限公司资产。这一动作帮助ST景峰将核心产品榄香烯的相关资产重新纳入体系,为后续整合清除了障碍。
尽管利好频现,ST景峰的重整之路仍布满荆棘。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1亿元、6.57亿元、4.16亿元和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21.86%、-36.67%和-9.47%。营收连续下滑,反映出核心产品竞争力不足、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尚未解决。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重整失败,法院最终裁定公司破产,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于ST景峰而言,石药集团的6.48亿注资如同久旱甘霖,但能否让这家老牌药企重新生根发芽,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