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亮出硬核成绩单,中鼎股份单季净利大增45.93%
中鼎股份(000887.SZ)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关注。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93%,成为近期汽车零部件板块中少有的高增长案例。尽管当季营业收入为47.08亿元,同比微降2.44%,但利润端的强劲表现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显著优化。从前三季度整体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45.55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达13.07亿元,同比增长24.26%,扣非净利润也实现了20.14%的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率的持续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4.29%,同比上升1.99个百分点;净利率达8.97%,提升1.67个百分点。尤其是第三季度,净利率进一步攀升至10.44%,创下阶段性新高。这背后离不开费用控制和研发效率的提升——财务费用同比大降53.51%,而研发费用则逆势增长11.38%,显示公司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并未牺牲技术投入。
智能化转型显成效,现金流与股东结构同步优化
从业务结构看,中鼎股份正加速向智能底盘、轻量化和空气悬挂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虽然目前冷却系统仍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26.47%),但智能底盘相关业务合计已占营收近四成,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减震与轻量化等概念的加持,使公司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的定位愈发清晰。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2.47亿元,同比增长0.32%,说明盈利质量扎实。
股东层面也有积极变化。截至三季度末,股东户数小幅增加但户均持股市值从22.85万元升至32.20万元,增幅高达40.94%,表明筹码趋向集中,可能是机构资金逐步布局的结果。十大流通股中新进永赢基金和重阳投资旗下产品,也反映出专业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我怎么看中鼎这份成绩单?
说实话,看到这份三季报时我有点意外。营收几乎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还能猛增,说明公司的内生性改善非常真实。我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从数据里看到了几个关键信号:一是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升,二是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三是研发持续加码。这些都不是短期操作能堆出来的。
我认为中鼎的核心逻辑正在从“传统密封件厂商”转向“智能底盘解决方案商”。尤其是在空气悬挂和轻量化底盘系统上的布局,直接受益于国内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快速放量。再加上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潜在协同,未来想象空间不小。
不过也要冷静看待风险。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技术面显示空方仍有一定压力,短期支撑位在20.91元。而且行业五日资金净流入为负,板块热度并不算高。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中长期看好其转型前景,但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