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0 11:46:1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中国铜业五年狂揽522%利润增长,科技+绿色双轮驱动颠覆传统

  中国铜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这不仅是行业内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更是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集中展现。根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最新报道,截至2024年底,中国铜业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经营现金流和经营利润相比2020年分别增长12.10%、86.49%、39.57%和高达522.64%,这一组数据背后,是其在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与数智化转型上的全面突破。

  五维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中国铜业以“更强、更稳、更高、更绿、更优”五个维度推进发展战略。在产业布局上,公司已形成覆盖国内西南、东北、东南沿海三大冶炼基地,以及宁德、唐山混矿枢纽和云南、河南、湖北三大材料制备中心的协同网络,并拓展至南美、非洲等海外资源区。铅锌板块则凭借“3+1”国内外资源布局和锗金属一体化优势,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西南铜业搬迁项目投产、滇中有色再生铜基地建成、秘鲁矿业二期工程推进,加上红泥坡铜矿、洛阳铜加工宽厚板线等在建工程,为产能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破局,从跟跑到领跑

  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铜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它构建了“1+2+N”的多层次创新体系,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昆明冶金研究院,攻克了兰坪复杂氧化铅锌矿选冶、铜钼镁分离、连续炼铜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尤其是三联炉大型连续化热态炼铜技术的突破,解决了双闪核心装备国产化难题。而在高端材料领域,其高纯无氧铜、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处于行业领先,新能源极耳材料更是实现100%国内市场占有率——这意味着,在某些细分赛道,中国已经掌握了话语权。

  绿色与智能,双轮加速转型

  绿色发展方面,2024年中国铜业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20年下降超23%至4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0.3%,锌冶炼碳排放强度下降5.73%。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建设成果,体现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投入。

  数智化也不再是概念。从财务共享到ERP+N业财一体化系统,再到MOM制造运营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包括铜熔炼智能配料、矿石异物识别、无人驾驶运输编组等,数字化正在重塑生产逻辑。首批8个AI典型场景已在“坤安”大模型平台发布并结项,标志着智能化进入实用阶段。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具体指标和技术进展时,确实感到意外又振奋。这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变革。中国铜业没有停留在资源依赖的老路上,而是通过科技赋能、绿色约束和数字驱动,真正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重工业升级路径。

  在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碳边界调节机制逐步推行的背景下,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具备长期竞争力。我对它的未来保持乐观,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传统制造业也能“新”起来,只要方向对了,重资产也能跑出轻步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