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价低迷与生猪产能调控是行业谈论较多的热点。
11月4日—7日,新希望(000876.SZ,股价10.05元,市值452.51亿元)接连召开多场策略会,对近期养猪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梳理发现,新希望今年前三季度养猪亏损,主要亏损期间在第三季度,而第三季度同样是国内猪价低点。新希望坦言,近期11元/公斤左右的猪价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很多头部企业的大部分场线也处于亏损状态。此外,新希望将在明年1月底之前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明年的出栏量也会有一定程度调减。
“11元/公斤猪价已使全行业亏损”
在连场策略会上,新希望董秘赵亮等出席,重点谈及目前的饲料市场和养猪市场。
从前三季度业绩来看,新希望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近40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万元。
新希望的业绩收入主要来自饲料。前三季度,饲料方面累计实现归母净利10.3亿元,同比增长23%,继续保持月均1亿元以上的盈利水平。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月均盈利达到1.4 亿元。

图片来源:新希望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然而另一块“大头”的养猪业务却出现亏损,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由于猪价快速下跌亏损2.3亿元。
新希望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猪价快速下跌,养猪行业整体由盈转亏,公司养猪业务也出现亏损。今年10月以来,猪价下跌幅度加剧,近期11元/公斤左右的价格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很多头部企业的大部分场线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承受这种亏损的企业或养殖主体将被迫抛售,加速市场出清。
对于猪价下跌原因,新希望分析称,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达高位,传导至今形成出栏峰值、行业养殖效率提高等。上半年仔猪抢购热情高,二次育肥群体大量入场。因此,当前时段供应集中,市场需消化大量生猪。尽管价格低迷,但公司不悲观,短期集中抛售虽导致价格快速下降,但能加速产能出清。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提升自育肥比例
另外一个关注点是生猪调控政策。
新希望在9月中旬参加了最新一轮的企业座谈会,随后在9月下旬上报了相关调控目标:在明年1月底之前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
除了参加全国层面的座谈会,新希望也参加了山东、河北、四川、广西等地方层面的座谈会。新希望认为,当前国家对产能调控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在9月底头部企业上报了各自后续降产能目标后,也在很严格地监督后续的落实情况。
每经记者注意到,今年新希望在养猪模式方面的变化是加大自繁自育的比例。
此前自育肥与代养比例为30∶70,因农户代养成本较低,存在倒挂。目前随着自育肥成本与代养成本越来越近,效率差异不大,公司逐步加大了自育肥投放比例,三季度比例已逐步提升至35∶65。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释放在国内养猪出栏量下降的信息,但并不急于在海外扩张养猪产能。公司目前在越南有一定的业务基础,暂不打算扩大规模。今后在养猪方面如果有富余的人力财力,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优先做好国内闲置产能的复产扩产,而不是投到海外养猪。
养猪不急于扩大规模,但公司饲料业务在海外增量明显。新希望海外饲料业务重点布局的国家包括印尼、越南、埃及、孟加拉国、菲律宾等。过去几年在海外饲料业务上,由于公司整体资金因素,没有太多新增产能支持,过去三年销量平均增速都在 10%左右。
不过从去年底开始,因为整体资金情况好转,新希望加大了新增产能建设力度,也适当放大了一些信用销售的尺度,今年销量增长大幅加速,前三季度销量增速达到21%。
今年以来,新希望在海外陆续有一批新的产能投产或开建。例如在上半年海外饲料产能又多了几十万吨,已经达到700万吨左右,明年可以转化为实际销量。公司规划到2028年海外的饲料产能达到1000万吨,用来支撑900万吨的销量目标,待后续国内养猪业务全面好转,再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