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5日讯(记者刘建王平安)在生猪养殖成本持续改善、饲料业务量利齐增的驱动下,新希望(000876.SZ)在今年实现了近三年来首次一季度盈利,且养殖成本正步入13元/kg区间。
在今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新希望董事、总裁陶玉岭表示,4月份公司正常运营场线出栏肥猪的完全成本已经降到12.9元/kg了,“今年到年底肯定还会再有几毛钱的降幅。中长期来说,随着在育种上面的突破,可能还会有更大的降幅。 在规模上,今年相比去年会有小幅增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3月份该成本还为13.4元/kg,这说明公司降本策略再次取得了一定成果。
饲料板块方面,近年来,国内饲料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头部企业均加速出海开拓第二战场,新希望亦不例外。
公司财务总监史涵在业绩会上表示,“海外饲料与国内相比处于行业发展偏早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整体吨利比国内更高。公司今年海外饲料销售持续实现量利增长,增速均超过双位数。公司看好海外饲料业务的发展,未来海外饲料业务将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第三极。”
资料显示,新希望2024年全年实现饲料总销量2596万吨 ,其中海外市场饲料总销量为5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7万吨。
对于未来海外饲料发展的具体规划,史涵指出,“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一系列规划,计划未来3-5年对海外有300万-400万吨新增产能。这些产能会聚焦在公司在海外的核心市场,投入方式上也会比较灵活,包括新建、收购、 合作等,另一方面也加强国内饲料向海外饲料在人才、技术方面的输出。”
陶玉岭补充道,国内饲料行业整体上已经较为成熟,今后主要的机遇更多在于产品领域的进一步细分与升级,例如一些小品种的禽料、特种水产料等。除此之外,海外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还有巨大的机会。比如整个东南亚区域,人口很多,但动物蛋白摄入水平比中国还有差距。 “公司已经深耕海外市场26年,过去几年受养猪业务影响,对海外饲料投入不多,现在随着养猪业务步入正轨,今后会逐步加大海外饲料业务的投入,积极抓住这些机会,促进公司下一阶段的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业绩会上公司盈利能力、闲置资产处理等问题也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陶玉岭表示,公司目前正常运营场线的肥猪完全成本已经与头部友商比较接近了,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包袱,拖累了整体的盈利水平。公司下一阶段首先将继续做好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运营场线成本,并谨慎推进复产扩产,同时仍在积极推动闲置资产的对外合作处置,减少闲置场线造成的影响。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244.17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9.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