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张裕A召开业绩说明会,会上,张裕A股权激励受到投资者质疑。
有投资者问:“有人说管理层股权激励是高福利,请问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违反法律程序?”
公司高管表示:“公司2023年开始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与经营业绩相挂钩,也没有违反法律程序。”
还有投资者尖锐地对董秘提问:与2022年相比,2024年的业绩非但没有增长,相反还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即使2023、2024两年业绩均值也较2022年下滑了;另外相较制订股权激励的初期,股价也明显下滑了。请问2023年所作的股权激励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股价明显下跌的情况下,获得解锁的激励对象却是获利者,而众多股民是有较多损失的,请问董事会秘书对此如何评价?
公司董秘表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调动骨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24年度面对全球行业的深度调整的形势,公司的业绩也没有达到预期。我们会认真总结本次股权激励实施的经验教训,并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做得更好。”
2023年6月26日,张裕股份向包含公司董事长周洪江、总经理孙健、总工李记明、董秘姜建勋等高管在内的204名股权激励对象发行了股权激励计划。
当日,公司对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行了授予,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激励对象被授予以15.69元/股的价格购买了公司685万股公司股票。

公告对第一期解除限售所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为,2023年营收增长相较于2021年、2022年营收平均值不低于1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9%;第二期考核指标为,2024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

2024年7月23日晚间,张裕A公告,由于公司2023年业绩达到第一期限售股解禁条件,董事会同意,所涉及172名激励对象所持172.05万股限售股得以解禁。这部分股份在2024年8月6日获得解禁。
也就是说,此后这部分股份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转让出售。
根据张裕去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为32.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5.26%和42.68%。公司净利润创下了20年来的最低业绩。
张裕在年报中表示“结果不尽如人意”,未能完成此前确定的经营目标。此前,张裕公司多次曾公开表示,将力争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7亿元,较2023年营收增长约7%。
根据时间安排,张裕A的第二期限售股解禁时间将近,不过,按解禁条件来看,张裕A的业绩并不达标。
二级市场上,张裕A近5年来一直萎靡不振。2021年公司股价跌26.07%,2022年跌3.54%,2023年跌19.07%,2024年跌1.79%,2025年至今跌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