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旗下基金入股国创先进半导体,注册资本由3800万增至4800万——这条消息在2025年11月26日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天眼查信息,国创先进半导体材料(无锡)有限公司近期完成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为四川普什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这家基金正是五粮液集团实际控制的产业投资平台。这家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郑际杰,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技术玻璃制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新材料技术推广等前沿领域。除了五粮液系基金外,其股东还包括江苏远航时代控股集团、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和江苏振球投资有限公司,显示出较强的产业背景协同。
这并不是五粮液第一次涉足非酒类产业投资。事实上,通过四川普什产业发展基金,五粮液近年来已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悄然布局。此次增资至4800万元并正式入股国创先进半导体,意味着其对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环节的关注正在从观望走向实质性参与。尤其是在当前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材料“卡脖子”问题仍存的大背景下,这一动作显得更具战略意味。
说实话,看到白酒巨头出手投半导体,我第一反应是意外,但细想又合情合理。五粮液作为传统消费龙头,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26%和13.72%,主业增长承压已是事实。与此同时,它的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低位,融券余额却高居90%分位以上,说明市场情绪偏谨慎,资金更倾向于短期博弈而非长期持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手握充沛现金流(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164亿元),自然会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我认为,这次投资不是简单的财务投机,而是五粮液在行业周期下行阶段进行资产结构优化的一种尝试。与其把大量资金沉淀在低速增长的传统业务中,不如通过产业基金撬动高科技赛道的长期红利。更重要的是,半导体材料与五粮液现有业务中的玻瓶制造其实存在潜在的技术协同——比如高纯度玻璃工艺、精密成型技术等,未来未必不能反哺主业升级。
当然,也不能高估单次投资的影响。4800万的注册资本规模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仍属中小级别,短期内难以形成业绩贡献。但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值得重视:当传统行业龙头开始用产业资本的眼光去审视科技赛道,或许正预示着新一轮跨界融合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