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促价格再创新低,这是最近三年白酒的“习惯性”遭遇,但是今年又有点不一样。
11月11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今年“双11”期间,虽然部分白酒价格持续下跌,但是有产品尤其是头部名酒,出现了自今年“618”大促后降不动价的情况。
据了解,有白酒产品降不动价,除了大促补贴“常态化”、消费端需求结构变化外,还与酒企的强硬稳价有关。今年“双11”大促开始,白酒企业先后发布各种“官方认证”购酒渠道通知,对冲平台降价。业界认为,酒企认真挺价背后,是通过维护产品价盘,助力经销商更好地清库存。
部分白酒继续“新低价”,但有的产品已经“降不动”了
每次线上大促来临,价格就往下掉,这是白酒的普遍表现,包括今年的“双11”大促也是如此,尤其在电商“百亿补贴”常态化,以及即时零售带着“神券”入局,虽然消费者能用更好的价格买到酒,但酒企也为此“捏一把汗”。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电商和即时零售平台中了解到,对比上期“618”大促,不少白酒尤其是名酒,在“双11”大促中出现价格下降的情况。
例如千元价格带的君品习酒,在电商平台百亿补贴后最低已跌至589元/瓶,平均价格约620元/瓶,而在即时零售平台上为602元/瓶至699元/瓶不等;而曾经定位千元价格带的金沙摘要,在电商与即时零售平台上,标价已低于400元,最低达到358元/瓶。
高端产品方面,梦之蓝M6+在即时零售平台上,价格幅度约560元至650元不等,但是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499元/瓶的新低价;古井贡酒古20百亿补贴后价格跌至470元/瓶,即时零售平台上已最低降至435元/瓶;珍酒高端产品珍三十,电商价最低已去到599元/瓶,即时零售则最低在635元/瓶;
不过相比部分酒价下跌,有部分白酒相比上次618大促却出现“降不动”的情况。
例如第八代五粮液在本次“双11”中价格较为稳定,其线上价格约在728元至749元之间,与“618”大促价格相差不大;国窖1573最低价约720元/瓶;剑南春水晶剑线上价格最低为325元/瓶,比“618”大促期间甚至涨了10元;另外像青花汾20、郎酒青花郎等产品,与上期“618”大促相比,并未出现较大变化。
整体来看,今年“双11”大促中,白酒价格即使存在价格进一步创新低情况,但并未跟业界预判那样强烈。
新品类分走了白酒“补贴”,酒企强硬态度也起了作用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本次“双11”大促部分白酒价格与“618”持平和回升,主要原因是补贴力度并未明显加大。
以三大即时零售平台为例,本次“双11”大促除了有一家的“神券”与“618”大促时持平外,其他两家的补贴力度并未大力补贴酒类,整体来看,“神券”补贴更多流向了其他品类;电商平台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除了部分知名产品以及急需清库存的产品外,补贴金额更多流向了美妆、数码等品类。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线上平台对白酒补贴力度并未加大,除了其他品类分流外,还与大额补贴的常驻有关。
根据广州天河区一名参加即时零售“神券”补贴的烟酒店主表示,从“618”大促开始补贴额度几乎是“常驻”,刚开始时,低价产品还能拉动一波销售,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消费者购酒需求度随之降低,“直到‘双11’大促收尾,我发现销量可能不及‘618’时的一半”。
实际上,补贴“常驻”在前期对消费者确实有较大吸引力,但随着个人消费者用酒需求被满足,新购酒需求弱的背景下,除了进一步大幅降价甚至亏本促销刺激需求外,几乎无其他方法拉起动销。对此,有消息人士指出,即时零售与电商平台重新评估酒水产品补贴拉新的价值,几乎大部分平台对酒水类目的补贴力度都有了调整。
除了补贴力度因素使得白酒得以挺价外,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强硬博弈,也是产品价格并未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双11”大促开始,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习酒、国台酒等头部酒企纷纷披露授权电商“白名单”,强调非授权渠道、非授权旗舰店购买的产品无法获得企业方的保障。尤其五粮液首次给出了“灰名单”,披露了未经授权的电商渠道,包括多家电商的促销频道或百亿补贴活动;同时,一些酒企也对违规向线上渠道倾销的经销商进行了处理和处罚。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还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部分电商和即时零售平台也在主动与酒企沟通,希望建立酒企或大商直供产品的渠道,但这种沟通合作背后,意味着平台方可能要对“低价引流”的状况作出让步。
第三季度白酒仍在深度调整,酒企加强稳价“留”经销商
从价格走势来看,今年“双11”已不再是低价打造“爆款”的节日,而是成为酒企和平台博弈的节点。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在全行业的业绩端持续深度调整,白酒主动降速清库存情况下,维护产品价格稳定、为经销商解压,已成为白酒企业的核心战略。
今年第三季度,白酒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当中,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部分酒企业绩维持小幅度增加,而酒鬼酒和金种子酒则是在接连业绩下滑后,迎来了单季度增长,由此看来,适度减速加快库存出清,是白酒行业在第三季度达成的共识。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在今年下半年白酒需求端的变化之下,各大名酒的价格均进一步下探,经销商和烟酒店出货节奏进一步被打乱,库存贬值、资金链紧张和竞争加剧等影响下,不少经销商被迫退出行业。
业界认为,假如“双11”导致白酒价盘进一步走低,经销商利益将会受损且丧失对行业的信心,因此出于提振信心需要,白酒企业对线上渠道表达强硬姿态。
贵州一家白酒企业高管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相比之前大促期间的“形式上表态”,这次酒企对白酒价盘维护认真得多,除了处罚低价出货的经销商,酒企直接披露“灰名单”,大力宣传“官方正品”渠道,这是最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的新状况。
这名高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线上价格已经是“低到有‘补贴’都亏本”的程度,这对经销商的清库存进度和资金回笼带来不利影响,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内,这种信号会通过各种方式更快反馈至酒企,“其中经销商的打款能否到位就很重要”。
在业界看来,与过去几年为维护产品价值和定位的挺价,本次酒企在“双11”大促的挺价,更多是基于行业整体发展而考虑的,“留给经销商更多时间和更好的空间,行业才能蓄力起跳”。
当然,“双11”维护价盘是酒企大力去库存的一方面,整个第三季度乃至目前第四季度,都是酒企的渠道去库存期,有券商认为,酒企在去库存的同时,也在为发展储备新能量。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业绩放缓是酒企不得不面临的阵痛,且2025第三季度酒企加大了去库存力度,但企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渠道精耕和数字化转型的新探索,为库存出清后的新一轮发展蓄能。
那么,在本轮“双11”之后,白酒价格是维持稳定还是进一步下滑,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