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23:56:4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五粮液前董事长李曙光被查!任职5年敛财惊人,亲友瓜分经销权

  五粮液前掌门人落马,背后信息量巨大

  五粮液集团原董事长李曙光被“双开”——这是今日最震动酒业圈的消息。四川省纪委监委10月27日通报,李曙光因严重违纪违法,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措辞严厉:他不仅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还搞迷信活动;更在任职期间大肆敛财,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酒类经销权、承揽项目等利益,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此外,他还被指“靠企吃企”“公器私用”,将五粮液的盈利业务交给亲友经营,纵容特定关系人牟利。

  李曙光自2017年3月起执掌五粮液,至2022年1月调任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政五年。他曾提出五粮液要开启“二次创业”,冲刺千亿营收目标,并推动品牌与市值重回龙头地位。然而,就在其卸任三年后,反腐利剑落下。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任职期间,五粮液内部已有多名高管被查,包括董事张辉、监事会主席余铭书、仙林果酒总经理潘钟等,暴露出当时企业治理中潜在的风险链条。

  曾经的“改革者”,为何沦为“靠企吃企”的典型?

  我一直在关注国企高管的廉洁问题,尤其是像五粮液这样兼具地方经济支柱与高利润属性的企业。李曙光案最令人唏嘘之处在于,他并非。他在任内推动战略转型、强化品牌运作,五粮液的营收和市值确实在那几年实现了显著增长。但正因权力集中于“一把手”,若缺乏有效监督,极易演变为“一把手说了算”的畸形生态。

  从通报内容看,李曙光的问题贯穿政治、组织、廉洁、工作和生活五大纪律,几乎“全项违规”。特别是“为亲友非法牟利”和“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这两点,说明腐败已形成家族化、圈子化的特征。而“获取酒类经销权”成为权钱交易的关键入口,这恰恰是白酒企业最核心的利益分配环节——谁拿到经销权,谁就掌握了财富密码。这种“靠企吃企”的模式,本质上是把国有企业当成私人资源池。

  五粮液会受多大影响?我的判断是:短期震荡,长期向好

  回到市场本身,五粮液(000858)今日主力净流入为-7555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出达2.79亿元,行业整体也处于资金流出状态。这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高层震荡存在担忧。但从财务评估来看,公司现金流改善、短期偿债压力小,基本面依然稳健。



  我认为,这一事件对五粮液的品牌形象短期内会有一定冲击,但不会动摇其根本。毕竟,企业早已建立现代治理体系,现任管理层与李曙光无直接关联。更重要的是,此次查处释放出强烈信号:即便是功成名就的“老领导”,只要触碰红线,终将被清算。这对整个国企系统都是一种震慑。

  说到底,一个企业的真正强大,不只是营收数字,更是制度清明与治理透明。李曙光的倒下,或许是五粮液走向真正成熟的一次阵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