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调整周期下,即便五一节当前,白酒市场表现仍不算如意。
市场价格端来看,即使酒企们纷纷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但市场依旧表现疲软。《西南酒价》第十二期数据显示,君品习酒、摘要、珍酒三十、智慧舍得等14款拳头产品价格全线下跌,甚至有白酒品牌价格大幅下滑。
宴席端来看,此前,不少酒企对五一假期抱有高期待:认为今年是农俗意义上的“双春年”,相较于去年的婚宴市场,预计今年该市场回升幅度较大。五一假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结婚小高峰,不少酒企在五一节前就推出相应的婚宴政策,但目前来看仍不算乐观。有酒商表示,往年五一假期前婚宴订单开始激增,但是今年截至目前订单数量依旧很少。
宴席端疲软、白酒上市公司业绩集体失速、价格严重倒挂甚至“批零倒挂”、渠道库存高企、酒业渠道商业绩断崖式下滑等问题何解?有酒企相关分析认为,市场竞争将步入白热化阶段, 行业呈现年轻化、低度化、健康化等发展趋势,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抢抓发展机遇。
摘要等多款产品价格全线下跌,市场出现“批零倒挂”现象
《西南酒价》第十二期数据显示,相较于上一期数据,君品习酒、摘要、珍酒三十、智慧舍得等14款拳头产品价格全线下跌,其中,君品习酒、摘要等产品跌幅较大。
以金沙酒业旗下的摘要(500ml/53度)为例,该款产品与建议零售价1399元/瓶严重倒挂,4月30日,成都市场上甚至有酒商报出520元/瓶;《西南酒价》数据显示,4月30日,摘要在西南市场的均价为533元/瓶,相较于3月31日的市场均价下滑超50元/瓶。
此外,相较于3月31日,君品习酒(500ml/53度)在西南市场的价格下滑也较大。《西南酒价》数据显示,4月30日,君品习酒西南市场的均价已跌破800元/瓶,仅为774.25元/瓶,相较于3月31日的市场均价806.75元/瓶跌幅较大,相较于建议零售价也是严重倒挂。
上述两款产品价格严重倒挂背后,《今日酒价》4月30日数据显示,摘要(500ml/53度)、君品习酒(500ml/53度)的批价分别为420元/瓶、678元/瓶,相较于3月31日的批价均处于下滑态势。
事实上,不仅是君品习酒、摘要,相较于3月31日的市场均价,第八代五粮液(500ml/52度)、国窖1573(500ml/52度)、智慧舍得(500ml/52度)、水井坊井台(500ml/52度)、剑南春水晶剑(500ml/52度)、古井贡酒古20(500ml/52度)、洋河梦之蓝m6+(550ml/52度)、汾酒20(500ml/53度)等《西南酒价》统计的14款拳头产品皆处于下滑态势。
批价端来看,《今日酒价》4月30日数据显示,第八代五粮液(500ml/52度)、国窖1573(500ml/52度)的批价分别为950元/瓶、860元/瓶;洋河梦之蓝m6+(550ml/52度)、古井贡酒古20(500ml/52度)的批价分别为550元/瓶、520元/瓶。
智慧舍得(500ml/52度)、剑南春水晶剑(500ml/52度)、汾酒20(500ml/53度)的批价分别为500元/瓶、400元/瓶、370元/瓶。
相较于批价来看,甚至不少白酒品牌出现“批价与零售价倒挂”的现象。以红西凤(500ml/52度)为例,成都市场有酒商报出了698元/瓶的价格,甚至低于批价700元/瓶。
一位中小酒企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当前行业进入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的新阶段,“批零倒挂”成为行业痛点,去库存是众多企业的关键任务。此外,诸如红西凤在西南市场表现较弱,也有西南市场并非该产品的强势市场等原因。
酒企频繁“控货”也难挺价?
“量价平衡”是近期白酒行业的重点,在市场终端价格不稳、渠道库存压顶、“批零倒挂”等背景下,酒企们一改传统的压货模式,开启频繁“控货”模式,以助力渠道去库存,保证经销商资金周转的同时,稳定市场终端价格。
今年以来酒企们纷纷对旗下产品控货,包括习酒·窖藏1988、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第三代珍十五、第八代五粮液、42度500ml国缘四开及对开、洋河海之蓝及天之蓝等白酒品牌纷纷传出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的消息。
上述部分产品“控货”之后,市场终端价格短期表现相对积极。以五粮液为例,今年1月下旬,五粮液开启分段调减部分渠道2025年第八代五粮液合同计划量,调减比例0%—50%,主要涉及专卖店和渠道运营商两大渠道。同时,五粮液将在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终端直配模式,降低经销商配送成本。
上述控货举措落地后不久,一位四川的经销商对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表示,第八代五粮液控货通知出来后,手里几千件货都卖出去了,库存比较低。且相关产品价格也有所回升。
通过控制市场投放量,白酒品牌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避免了价格短期内的大幅波动。但是,也有白酒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长期来看,控货仍是阶段性的供需调控措施,市场上也会出现因某品牌白酒短期控货,被同类竞品快速抢占份额的情况;另外,基于业绩等综合考虑,酒企也不可能长期处于控货态势。
因此,如何根据渠道库存量、市场需求量等,做到有节奏、有的放矢地“控货”,让供需两端精准匹配,也成为各大酒企的一大难题。从当前西南市场的白酒产品价格走势来看,目前不少酒企还在面临“量价平衡”这道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量价博弈”的白酒周期下,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巨头的业绩增速放缓,不少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更是断崖式下滑。酒企们主动下调业绩增速目标:不同于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五粮液在2025年的发展目标中强调“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也不同于2024年初定下的“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泸州老窖在2025年经营计划中表示,经营目标为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