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深地经济战略地位的紧迫性,源于资源、城市发展、全球竞争等多方面的现实压力,而其前景则聚焦在万亿级市场规模、多领域技术迭代等多个维度,具体如下 :
战略地位愈发紧迫的原因
1. 浅部资源枯竭倒逼开发:我国浅部资源开采已近极限,2024年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72.2%和42.0%,铁矿可开采年限仅30年、铜矿25年。若不加快深地开发,2035年关键矿产对外依存度将升至90%,远超安全红线,资源缺口会严重制约相关产业发展。
2. 城市发展空间逼近上限:超大城市建成区地表空间利用率已达35%,土地稀缺、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而深地是城市拓展的重要方向,若不抓紧推进深地空间开发,城市发展将陷入无地可用的困境,进一步拖累城市化进程。
3. 全球竞争窗口不容错失:美国、欧洲、日本等早已布局深地相关技术与产业,全球仅12国具备千米级深地开发能力。当前正是深地领域标准制定和市场划分的关键期,若我国不加快提升战略地位以推进产业落地,将错失抢占全球30%以上深地资源开发市场的机会,丧失国际话语权。
4. 技术攻坚刻不容缓:深地开发面临200℃高温、200MPa高压等极端环境,此前部分核心装备和技术被国外垄断。如今我国虽攻克十大核心技术,但后续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迭代需持续投入,若不提升战略地位加大扶持,易被他国拉开差距,再次陷入技术“卡脖子”困境。
深地经济的发展前景
1. 市场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预测,2030年全球深地经济规模将破25万亿美元,我国“十五五”期间年市场体量有望达3 - 5万亿元,2026 - 2028年商业化初期增速峰值能达40%。其中深部油气、地热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是核心增长极,仅3000米以浅地热资源每年利用1%,就可减少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 全产业链带动效应显著:装备制造领域,中信重工竖井钻机全球市占率60%,神开股份超高压井控设备市占率35%,国产装备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资源开发领域,塔里木、四川盆地的深地油气,江西宜春的深地锂矿等将支撑能源和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技术服务领域,AI钻井路径优化、数字孪生建模等服务的附加值会不断提升。
3.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升级:空间利用上,除了地下综合管廊、停车场,还会兴起更多地下数据中心、深地科研平台;资源利用上,除了油气、矿产,地热干热岩发电、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绿色场景将逐步落地;同时深地盐穴储气库等应急储备设施会进一步普及,筑牢国家应急保障体系。
4. 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国在超深井钻机、人造金刚石等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后续通过加快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和装备出口,有望在全球深地资源开发和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重塑国际资源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