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公告,决定终止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T高鸿,股票代码:000851)的上市地位。原因很直接——公司股价在2025年9月1日至9月26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了交易类强制退市条款。这意味着,这家曾经年营收超70亿元、背靠大唐电信集团的老牌上市公司,即将从A股市场谢幕。
根据规则,*ST高鸿不进入退市整理期,股票将在深交所作出决定后的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摘牌后,公司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老三板”),由太平洋证券担任股份转让代办机构。对持有其股票的超过8万名股东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击——流动性骤降、变现难度加大,投资价值面临严重缩水。
曾经的“科技系”代表,如今黯然离场
*ST高鸿成立于上世纪末,是大唐电信集团旗下较早上市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涵盖数智化应用、信息服务和IT销售三大板块。巅峰时期年营收突破70亿元,2023年仍有59.3亿元收入,总资产达83亿元,表面看并不算弱。但光鲜数据背后,却藏着多年财务造假的黑幕。
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自2015年起至2021年,*ST高鸿通过子公司参与由南京庆亚贸易实际控制人江庆组织的虚假笔记本电脑贸易。这些交易没有真实货物流转,资金、合同、物流单据形成闭环,实质为虚增营收、利润的财务操纵。仅2019年一年,就虚增营业收入高达56.34亿元,占当年披露总收入近一半。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造假行为甚至延续到了2022年和2023年的年报中。
我的看法:这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说实话,看到*ST高鸿因破面退市,我一点都不意外。一个企业如果基本面早已被掏空,靠粉饰财报维持形象,那股价跌破1元只是时间问题。交易类退市看似是“价格触发”,实则是市场对公司真实价值的一次清算。
我一直认为,注册制改革推进以来,A股的退市机制正在真正“长出牙齿”。像*ST高鸿这样长期存在财务舞弊、又无法改善经营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这次不设退市整理期,也体现了监管层对“恶性退市”的零容忍态度——你不配留在主板,就没必要再给炒作机会。
但我最担心的,还是那8万多散户投资者。很多人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深套其中。虽然公司已安排老三板挂牌,但那里的流动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堂代价沉重的风险教育课。
归根结底,*ST高鸿的落幕提醒我们:资本市场终将回归价值本身。讲故事、做假账的时代过去了,未来的投资逻辑只会越来越清晰——业绩真实、治理透明、持续经营能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