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过各种猜想,分析,人物小传,进入直接影响讨论。
上市公司年报没有通过股东大会,会直接导致进入年报调整和修改流程,并再次提交股东大会表决,有两个两个月的时间窗口,6月30日,最晚8月30日。再出不来就是进入退市警示,但小高已经披星戴帽,这个不良影响就没什么轻重了。
另外,就是可能会引发监管层的问询,目前,还真希望他们来问询,并尽快给出立案的处罚意见。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所谓利空也不是利空,因为空已经提早到了,并不是真空。真空状态下,铁球与羽毛高空下落将同时落地。
再来讨论人物小传。
董事会上大股东只能弃权,并在本次股东大会上继续保持弃权,并直接造成不通过,这个结果是可以预知的,他们也是知道的,他们知道投资人知道他们知道这个结果,是阳谋也是不得已。大股东不认可披星,甚至不认可戴帽,不认可常州案,甚至不认可被立案,当然,他们也不认可管理团队,所以弃权是最好的态度。为什么不是反对,大家自行补习。
此番,是否涉及可能存在的重组利益博弈,尚未可知,但是大股东可以侧面保全果汁利益,这个是很明显的,有没有主管设想,都会产生相同的影响。增加了博弈筹码。
大股东虽非一定是主观刻意,但是从目前实际的情况看,不通过是最好的结果。常州案大概率在四个月内落地,监管意见也会随着出来,这两个事情才是核心阵眼,而这两个关键事件是非常有希望在修改期落地的,且向好处发展。仔细回看前面的明牌资料,我终于理解了小高为什么一再坚持上述常州,因为小高坚定认为所谓担保文件系未经公司批准的不具备法律效应的所谓担保,即使不是诈骗,也不用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是高院改判的重要依据,所以常州案大概率是无责,那么同时信披处罚就不会重,罚款是大概率。如果事情按着这个思路发展,那么对于小高的估值,计提,和进一步的重组方案都将形成积极的影响。但同时,由于筹码重量变化,可能会给方案博弈带来时间上的延长,即使如此,此刻离正确答案已经不远了,无非就是大家各退一步而已。虽然目前依然不能排除大股东自己玩的可能,但是要盘活这个盘子不是控股就行了,还需要可持续研发和发展的资金实力,加上各种还款压力,没有20亿是玩不转的,我认为信科没有这个精力和闲钱做这个事。重组他人是最好的选择。
另,战投为何人,有没有40家,还是12家,还是6家,没人真正知道,但我相信,以小高的资质,有人存在是一定的,在阵眼落地后,后面就是水到渠成,时间上也完的成。不管进来的私募是不是干这个事的,有人开动动了,就是有风了,有风才会有浪。
综上,我认为不通过,就是给自己争取了一个修正身价的机会,大概率向好,也可保果汁不流失,卖个好价钱,对估值修复也是大有好处,我们作为长期股东是受益者。如果真的有战投存在,他不会因为它更有价值而放弃,反而会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虽然时间上还要继续等两个核心事件,但这也是必经之路,不过是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人对于遗憾和不可得的感悟深刻入骨,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