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三季度成绩单亮眼:钾肥锂盐双轮驱动
盐湖股份最近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三季度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个季度,公司预计能赚43到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四到五成。特别是第三季度,18到22亿元的净利润几乎比去年翻了一番。这份成绩单完全符合市场预期,背后的功臣是公司两大主业——钾肥和碳酸锂的同时发力。
钾肥业务:量价齐飞支撑业绩
国内钾肥价格在今年三季度继续爬坡,平均每吨卖到3268.6元,比二季度又涨了9.2%。对于盐湖股份这样的钾肥龙头来说,这简直是天时地利。更让人惊喜的是,公司的氯化钾在三季度产销量双双突破,产量环比增长24.5%,销量也跟着涨了22.1%。
钾肥这碗饭之所以吃得香,根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稳如磐石。国内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政策推动下农民用肥需求只增不减。而且放眼全球,钾肥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替代品,这让盐湖股份的生意有了天然的护城河。不过要留个心眼的是,如果钾肥进口量突然反弹,可能会给价格带来压力。
碳酸锂业务:价格回暖遇上产能释放
碳酸锂市场在三季度终于迎来暖意,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到7.23万元/吨,比二季度高了12.1%。这波行情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盐湖股份的4万吨碳酸锂项目刚好进入试车阶段。
碳酸锂涨价背后是储能需求的大爆发。全球储能市场就像开了加速器,国内相关产品出口量激增220%,这股热潮直接推高了锂盐价格。虽然未来固态电池技术可能改变游戏规则,但至少未来三五年内,盐湖股份的碳酸锂生意还是大有可为。
产业链涟漪:谁在偷笑谁在皱眉
盐湖股份业绩向好,上下游小伙伴也跟着沾光。上游搞盐湖锂资源开发的企业最开心,因为盐湖提锂路线得到验证意味着他们的技术更值钱了。下游的电池厂和储能企业也乐见其成,毕竟碳酸锂供应增加能缓解他们的成本压力。就连废旧电池回收企业都能分一杯羹——锂价上涨让回收废旧电池变得更划算。
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愁。那些用传统锂辉石提锂的企业可能要捏把汗了,面对盐湖提锂的成本优势,他们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难熬。
未来看点与风险提示
接下来要盯紧几个关键指标:国内钾肥进口量的变化、碳酸锂价格的走势,还有盐湖股份那4万吨碳酸锂项目到底能不能按时达产。
风险也不是没有。万一固态电池技术突然大突破,或者钾肥进口量 unexpectedly 猛增,都可能打破现在的美好局面。不过就眼下看,盐湖股份的业绩增长势头至少能维持到年底,钾肥和锂盐这对双胞胎业务,还会继续带着公司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