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琦
受水泥市场需求下滑影响,产业链上下游部分公司业绩承压。
4月23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年青”)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9.57亿元,同比下降27.27%;归母净利润为1316.83万元,同比下降94.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41.26万元,同比下降116.73%。
水泥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
2024年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基建资金不足等影响,水泥行业下游投资对水泥需求拉动作用持续减弱,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性逐渐缩小,水泥需求持续低迷。
据水泥网数据,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水泥行业全年产量连续四年负增长。江西省水泥产量是6858.79万吨(预测值),同比下降18.57%。
水泥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全年水泥市场价格呈现低位震荡走势。不过,由于国内煤炭产量稳定,煤炭价格全年震荡下行,为水泥行业释放一定利润空间。据了解,煤炭及电力成本占水泥生产成本的比例超过60%,是影响水泥企业盈利情况的重要因素。
截至报告期末,万年青水泥产能2600万吨/年,在江西省内产能位居前三,拥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公司始终坚持“水泥+”发展战略,立足于水泥主业的同时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拥有商品混凝土产能2425万方/年,骨料产能1500万吨/年。
公司业务主要位于江西区域,集中在赣南及赣东北地区,在覆盖江西地区主要市场的同时能够向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辐射。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水泥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水泥企业低价竞争、商砼企业赊销经营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同时,2025年水泥行业首次履约碳市场,在碳交易市场规则的约束下,能耗高、碳排放高的水泥企业必将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
水泥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水泥为重要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地产、基建与农村建设,目前行业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步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阶段,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较明显,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结合水泥需求的持续下行,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周期下行的阶段,万年青的转型升级一直在路上。公司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将替代燃料作为重点工作。同时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红利,一体推进水泥设备更新改造、工艺升级,以更低成本推动技术设备迭代,实现节能减污降碳增效。
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新技术,着力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抓好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及月度存证,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优化碳资产管理,有效应对碳交易。
在当前水泥行业面临供需矛盾加剧、碳市场约束等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水泥企业可通过建设智能化子系统,如智慧物流、无人驾驶、数字矿山、AI窑磨专家等,串联成智能化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他建议水泥企业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围绕源头降碳、过程减碳、末端固碳路径,开展碳减排和新材料技术攻关,推广实施超低排放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