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河北承德中心广场飘落细雨,却丝毫没能阻碍人们的消费热情,尤其是诸如“购物抽汽车”等系列福利,吸引众人早早汇聚于此。在现场,《证券日报》记者看到,“豪车狂飙,礼惠全承”的彩旗迎风翻涌,犹如人们“消费享福利”的喜悦心情……
事实上,这样的火爆场景在“五一”期间并非个例。各地商家纷纷亮出“杀手锏”,以消费补贴、满减优惠、限时秒杀等多元促销形式,掀起全民购物热潮。从线下商场到线上平台,从日用百货到高端家电,优惠力度空前,旨在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点燃消费热潮
“五一”期间向来是商家促消费的黄金节点,它不仅给予消费者充裕的休闲时光,满足人们外出消费、享受生活的需求,更因恰逢春夏换季,迎来人们在服饰、家居等领域旺盛的消费需求。
在精心筹备“五一”营销的商家中,不少商家“未雨绸缪”,提前点燃促销战火。例如,承德居然之家摩登达店就是典型。该店自4月3日起便推出“购物抽汽车”活动,并将这场消费狂欢延续至6月22日,超长活动周期为消费者预留了充足的参与时间。而为进一步提升活动吸引力,商家还设置多轮抽奖环节,吸引了消费者踊跃参与。
据承德居然之家摩登达店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抽奖活动分四轮进行,分别安排在5月1日、5月3日、5月5日以及6月22日,消费者可多次参与,这意味着越早下单,抽奖次数越多,中奖概率也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6月22日的终极大奖堪称重磅——一辆奥迪Q2L将花落幸运儿。
除了抽奖这种传统促销活动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额外服务正成为“五一”促销的新亮点。不少商家跳出“价格战”的单一模式,转而聚焦消费者的体验升级,从免费安装、延长质保到个性化定制,用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附加值。
以旧物处置服务为例,北京大兴荟聚商城华为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补贴机制全链条优化,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即可实现补贴即时抵扣,持有旧设备还能同步享受专业的旧物折价增值服务。据承德“百思达电器”工作人员介绍,商城与固定的家电回收合作方联动,可安排旧家电回收与新家电安装同日进行,折旧费用由回收方现场估值后直接返款,极大地方便消费者。
从销售场景来看,线下活动精彩纷呈的同时,线上也同步开启“花式”促销。电商平台纷纷推出限时直播抢购、满额赠礼、跨店满减等活动,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优惠信息,还通过虚拟试衣、3D家居场景预览等新技术,打破线上消费的体验局限。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当前家电以旧换新已覆盖12大品类,并形成“线上AI精准营销+线下体验式服务”的立体化布局——线上平台借助算法模型,为年轻群体推送“高颜值+黑科技”的爆款产品,为银发族定制“易操作+高性价比”的适老化方案;线下门店则通过场景化展陈、即时配送服务,构建“所见即所得”的消费闭环。
推动政策发挥更大效果
“当前政策虽被统称为‘以旧换新补贴’,但政策已突破传统置换场景,即便无旧物亦可直接申领消费激励。”某头部车企市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当前各品牌正竞相加码消费刺激策略,比如,若消费者打算将同品牌车型升级为最新款,可额外叠加享受该品牌专项焕新补贴。
这一趋势不仅局限于汽车等大宗消费品领域。一位计划置换扫地机器人的消费者向记者分享其决策过程:“原计划将旧款科沃斯设备置换为竞品,但获悉品牌推出‘跨代际升级计划’后,经实测发现新机型在算法精度、续航能力等核心指标上已达行业领先水平,最终选择继续支持原品牌。”
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家居,从智能穿戴设备到低碳生活解决方案,新型消费生态正加速成型。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使“以旧换新”策略升级为企业构建用户忠诚度、激活存量市场的战略支点。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的底层逻辑,离不开资金保障的托底支撑。新年开篇,中央财政即预拨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资金810亿元,为各地政策接续实施筑牢资金“压舱石”。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渠道向地方直拨资金,专项用于政策落地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29日透露,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两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统筹推进和跟踪调度,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快已拨资金审核兑付,切实减轻企业垫资压力,确保真金白银优惠直达消费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挥更大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记者表示,在财政资金与金融工具的协同发力下,政策组合拳已形成“商家盈利——消费者得利”的双赢格局。一方面,通过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类,推动高品质耐用消费品加速进入居民生活,显著提升政策覆盖广度与惠民深度;另一方面,依托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障,构建“资金拨付—企业减负—消费扩容”的良性循环,让政策红利穿透产业链各环节。
刘英说:“补贴政策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耦合,正在重塑消费动能释放机制,推动以旧换新从短期刺激手段升级为消费升级的长效引擎。未来若能将民生刚需品、服务型消费纳入政策框架,将进一步激活消费品质跃迁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