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资管成稳定器。
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结束,券商板块整体经营数据浮出水面。其中,广发证券(000776)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61.64亿元,同比增长约41%;归母净利润达109.34亿元,同比大增62%,超出市场此前预期近2个百分点。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107.66亿元,同比增长51.8%,净利润44.6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6%。这一表现不仅在头部券商中位居前列,也反映出其业务结构的韧性与弹性正在增强。
从业务拆分来看,经纪和自营业务是本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达69.8亿元,同比激增75%;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为93亿元,同比增长56.8%。这背后离不开今年权益市场活跃带来的交易量攀升——三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达2.5万亿元,同比翻倍有余,而广发证券凭借稳定的佣金率和市占率,充分受益于市场回暖。
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资产管理业务。尽管该项收入增速“仅”为11.4%,在各项业务中并不突出,但其贡献的56.6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22.5%,且作为轻资本、高ROE的典型代表,展现出极强的盈利稳定性。更关键的是,广发旗下控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如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在剔除货币基金后管理规模分别位列行业第3和第1,构成了坚实的基本盘。尤其是在去年底公募费率改革冲击逐步消化之后,这块业务的利润贡献正趋于回升。
我始终认为,在当前券商同质化竞争加剧、自营业绩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谁能拥有可持续、抗周期的收入来源,谁就能走得更远。广发证券的资管业务恰恰扮演了这样的“稳定器”角色。它不像自营那样依赖市场贝塔,也不像投行受项目节奏影响明显,而是通过长期积累的品牌、渠道和投研能力,形成复利式增长。
此外,公司总资产已达9,534亿元,较年初增长25.7%,金融投资规模大幅扩张,显示出积极扩表的态势。同时,拟发行不超过H股总数20%的新股,也为后续国际化布局和资本补充打开空间。
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点。比如近期因从业人员管理问题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虽非重大违规,但也提醒公司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需加强合规内控。
总体来看,这份财报不只是“数字好看”,更是业务结构优化的结果。当大多数券商还在靠市场行情吃饭时,广发已经用资管筑起了一道护城河。我对它的未来仍持乐观态度,尤其在港股回暖和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这种“重专业、轻资本”的路径,或许正是行业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