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2025-11-12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总则
为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资产经营和生产运营层管控架构,推进高效总部建设,提升组织体系运行效率,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是组织机构管理主要文件,除管理总论外,包括五个具体业务章节,每章节包括定义、分类、管理要求、职责分工等内容。制度架构如下:
第一章:组织机构管理总论
第二章:内设机构管理
第三章:特设机构管理
第四章:专项推进机构管理
第五章:驻外地机构管理
第六章:组织机构代码及信息管理
本制度作为基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分公司及下属全资、控股或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
本制度由公司运营改善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公司原《组织机构管理制度》(KYGF05002)、《特设机构管理办法》(KYGFZ05017)同时废止。
第一章 组织机构管理总论
1.1 定义
本制度所称组织机构,是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在组织内部设立的有明确职务范围、管理责任、授权权利的主体。组织机构管理是公司对内设机构、分支机构、特设机构等各类主体的设立、调整、撤销开展全过程管理及动态评估调整,确保组织机构与战略目标相匹配,提高公司整体运行效率。
1.2 管理原则
1.2.1 战略导向,赋能发展
组织机构是公司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根据战略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并根据战略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组织机构设置服务公司建设一流企业需要,赋能产业发展,同时与公司体系能力水平相适应。
1.2.2 整体最优,提升效率
组织机构设计立足公司体系建设,追求资源配置最优和整体价值最大化和整体效率最高,总部和分子公司组织机构设计服从上级单位整体管控模式要求,同时通过压减管理层级、控制机构数量、消除不增值流程环节、合理控制岗位设置等,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1.2.3 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组织机构设计通过分离不相容岗位、规范业务流程、明确授权机制等措施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风险。
1.2.4 动态调整,稳妥变革
组织机构应开展动态评估调整,公司内设机构等常设机构以三年为周期开展体系性评估调整,特设机构、专项推进机构等非常设机构以两年为周期开展体系性评估调整,同时根据影响组织机构的特定事件进行及时调整。开展组织机构变革应充分评估变革必要性,全面系统策划变革方案和实施计划,同时对变革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稳妥推进。
1.3 决策流程
组织机构管理活动按公司相关决策权限、决策程序执行。
第二章 内设机构管理
2.1 定义
2.1.1 内设机构是指根据战略规划及管控需要,在公司总部设立的承担专业管理、业务实施、共享服务功能的常设性机构,按功能分为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内设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业务模块,职能/业务模块是公司总部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
2.1.2 公司一级机构是指公司下设的各部门、分公司、全资、控
股和实际控制的子公司等机构。
2.1.3 公司二级机构是指公司各部门的职能模块,分公司、全资、控股和实际控制的子公司下设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等。
2.2 管理要求
2.2.1 发挥总部功能。公司总部定位为资产经营层,作为规划投资中心和资产经营中心,配置规划投资、资源配置、资产经营、风险内控等核心功能,发挥赋能、服务、监督作用。
2.2.2 优化运作方式。
功能相近、业务联系紧密的部门间采用挂靠、合署等方式(详见附件),精简机构设置,提高运作效率,促进管理资源整合、管理活动协同。
2.2.3 动态评估调整
公司以三年为周期开展内设机构的体系性评估调整,同时根据战略规划、管控要求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等特定事件,及时对公司内设机构设置及运作方式进行事件性调整,一般在特定事件发生后三个月内完成调整。
2.3 职责分工
2.3.1 董事会
2.3.1.1 负责审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并授权董事长签发。
2.3.1.2 在遵循上级单位组织机构管理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公
司章程赋予董事会的职权,决定公司一级机构的设置,并授权经理层组织实施。
2.3.1.3 授权经理层在一级机构设置及名称不变的情况下,决定和
实施机构职责的调整、划转等事项。
2.3.1.4 授权经理层决定和实施二级机构的设置及调整。
2.3.2 董事长专题会
在不突破上级单位组织机构管……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