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股份(000758.SZ)4月23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12.03%,ROE为7.37%,较上年度提高0.24个百分点。公司还宣布拟实施利润分配,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9167.07万元。在年报发布的同时,公司还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和《市值管理制度》,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积极回报投资者。
2024年,公司聚焦“资源+工程”双主业,着力拓展海外工程市场,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同步优化有色金属业务运营体系,并通过科技创新赋能资源开发。同时,公司装备业务取得突破,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公司表示将全力推动资源增储上产,强化科技赋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国际工程业务市场。
工程承包业务深化海外布局订单储备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中色股份充分发挥“资源+工程”双轮驱动优势。面对2024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公司精准把握海外市场和绿色基建发展机遇,工程承包业务实现营收43.01亿元,同比增长7.39%,全年新签合同额164.88亿元,同比增长103.71%。
在手项目方面,公司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印尼阿曼铜冶炼项目顺利实现从机械竣工到投料试车的全流程落地,标志着公司在东南亚工程市场形成深度布局;哈萨克斯坦VCM竖井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创造了哈萨克井下施工无损工时的安全记录,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哈萨克工程承包市场的优势地位。
此外,公司凭借品牌、资源和技术优势,深耕东南亚和中亚市场,不断斩获重大项目订单,成功签署哈萨克斯坦30万吨/年铜冶炼厂项目和印尼阿曼铜选厂扩建项目施工合同,为海外工程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充足动能。2025年,公司表示将持续提升国际工程业务竞争力,重点发展哈萨克、印尼、中东等优势区域。
有色金属资源增储上产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公司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发力科技创新,并加速推动成果转化,赋能有色金属资源的增储上产和新兴业务的培育。2024年,公司实现研发投入4791万,同比大幅提升24.31%,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7.97%。
有色金属开发方面,公司围绕矿产的开采、加工、回收等领域大力推动项目研究和工艺革新,通过新兴技术应用推动增储上产。
在开采效率提升上,中色白矿智能矿山建设按期推进,采矿充填技术投入使用,全力增储增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重提升;鑫都矿业开展岩石力学与采场结构参数及工艺优化、膏体充填系统调试及充填采矿工业试验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露天转井下开采平稳过渡;青海中色优选资源开发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合作勘查。
在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上,中色锌业开展锌精矿伴生金属综合回收与采购策略研究,提高对高富含锌精矿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可利用金属资源再扩围;此外,工艺优化及浸出渣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在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下,公司探矿增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通过实施白音诺尔铅锌矿深部勘查增储项目,新增铅锌金属量4.4万吨。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敖包锌矿、白音诺尔铅锌矿和达瑞铅锌矿为核心的资源布局,持有5宗采矿权和3宗探矿权,矿产资源总量持续攀升。
2024年,中色股份有色金属业务展现强劲韧性。公司铅锌精矿营收4.60亿元,毛利率65.12%,稳居A股行业前列;锌锭及锌合金营收35.47亿元,毛利率8.32%,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保持稳定。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印尼达瑞铅锌矿作为“十五五”核心增长引擎,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矿业建设。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矿锌平均品位达10.9%,远超全球5.2%的平均水平,设计产能100万吨/年,投产后将有力夯实公司在全球铅锌领域的竞争地位。
在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中色股份的装备制造业务也展现强劲动能,2024年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45%。公司旗下中色泵业通过研发大流量隔膜泵、新能源专用设备及智能诊断技术,成功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其自主研制的星形传动隔膜泵在大庆油田完成工业验证并投入应用,以技术突破带动市场扩张。年内接连斩获国内外多个氧化铝项目核心设备订单。
面向2025年,公司明确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计划通过全年系统性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重点拓展氢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增强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为业绩增长构建新支点。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以资源报国为使命,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强化国际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资源自给能力,逐步夯实综合实力。通过科技驱动和兼并收购等方式,全力推动有色金属业务增储上产。发挥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品牌优势和平台优势,推动工程业务开创发展新局面。同时,依托主业培育以“隔膜泵”为核心的高端装备业务,聚焦提升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燕云)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