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控制调整募投项目建设内容,背后藏着什么战略布局?
最近,航发控制对2021年非公开发行的两个募投项目进行了调整,涉及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台能力建设项目和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衍生新产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这两个项目总投资加起来超过12亿,调整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
调整的核心内容
先说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台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8.47亿,调整后建安工程费从4.36亿增加到4.58亿,工艺设备购置费从3.62亿降到3.26亿。最关键的变动是22号装配试验厂房的分摊面积从1.4万平米增加到2.9万平米,110kV变电站则被调整到另一个项目中建设。工艺设备数量也有变化,新增设备从122台增加到123台,改造设备从18台减少到14台。
另一个项目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衍生新产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4.4亿,建安工程费从1.65亿增加到1.84亿,工艺设备购置费从2.63亿降到2.33亿。22号装配试验厂房的分摊面积从1.8万平米大幅减少到3000平米,同时增加了4号厂房改造。工艺设备数量也减少了,新增设备从102台降到81台,改造设备从2台增加到8台。
为什么调整?
航发控制给出的理由很明确:一是为了保障"十五五"期间军用动力控制系统产品的交付,二是为了抓住大飞机、通用航空、军贸等领域的机遇。说白了,就是既要满足军品需求,又要布局民品市场。调整后的方案更聚焦核心部组件的自主可控,同时优化了资金使用效率。
从进度来看,截至2025年9月底,第一个项目已经完成了96台新增设备和14台改造设备的验收,第二个项目完成了61台新增设备和8台改造设备的验收。资金使用方面,第一个项目已经支出4.74亿募集资金,第二个项目支出2.22亿。
未来前景如何?
根据航发控制的预测,第一个项目达产后年均营收7.27亿,净利润7925万;第二个项目年均营收2.85亿,净利润2787万。更重要的是,公司预计"十五五"期间在商用航空发动机、大飞机等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这次调整显然是未雨绸缪,为未来的市场机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