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18:54:50 股吧网页版
黑芝麻控制权转让新进展:尽职调查10月底前收尾,国资注入能否解 “冲饮困局”?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孙艺格


K图 000716_0

  黑芝麻(000716.SZ)易主国资迎来新进展。

  10月9日晚,黑芝麻发布进展公告,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广旅大健康”)聘请的中介机构就本次交易履行尽职调查(以下简称“尽调”)涉及的各项工作仍在积极有序进行中,预计在 2025年10月底前可完成全部现场尽调工作。

  公司表示,之后尚需履行本次交易涉及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批、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性审批等程序。公司将密切关注本事项的具体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另外,本次交易目前处于全面尽调阶段,尽调结果尚未出具,本次交易是否能够最终完成尚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10月10日收盘,黑芝麻报收6.19元/股,涨幅0.81%。

  黑芝麻投奔国资

  上述交易进展涉及今年8月初黑芝麻拟易主国资一事。

  8月8日,黑芝麻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黑五类集团”)将其持有的1.51亿股转让给广旅大健康,本次股份转让项下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 6.25元/股,转让总价9.42亿元。

  同日,黑五类集团、韦清文、李汉荣、李汉朝、李玉琦签署《表决权放弃承诺》,放弃股权转让交易后合计持有公司1.3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 17.66%)对应的表决权。

  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广旅大健康持有公司股份 1.5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 20%,黑五类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将由 2.28亿股减至7724.84万股,持股比例将由 30.25%减至10.25%,同时持有0%表决权。

  韦清文、李汉荣、李汉朝、李玉琦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5582.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7.41%, 持有0%表决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黑芝麻将正式成为国有企业,其控股股东将由黑五类集团变更为广旅大健康,实际控制人将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天眼查显示,广旅大健康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1.56亿元,是一家国有全资企业,旗下投资企业涵盖了文旅、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

  站在引入国资的关键节点上,黑芝麻和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笔陈年旧账又被翻了出来。

  9月4日晚,黑芝麻公告称,其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所持有的32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被强制减持。

  遭强制执行的原因可追溯至2016年的一场工程款纠葛,由于黑五类集团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院判决义务,导致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据黑芝麻在10月9日的进展公告中的披露,黑五类集团遭强制执行的320万股份为其持有公司被冻结的1739.16万股其中的股份,不会影响黑五类集团与广旅大健康的协议转让事项。

  如果黑五类集团的320万股股份最终被司法处置,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黑五类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将减至7404.84万股,持股比例由30.25%减至9.83%。

  同时,黑五类集团及韦清文、李汉荣、李汉朝、李玉琦签署的 《表决权放弃承诺》 放弃表决权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将由17.66%变更为17.24%。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10月10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广旅大健康作为广西国资委旗下平台,其接手不仅带来资本信用背书,更可能打通区域康养文旅资源,助力黑芝麻产品嵌入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其次,国有化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金融机构合作信心,缓解债务压力。

  “但企业也需警惕体制惯性带来的挑战,国企决策流程较长,可能削弱企业在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的敏捷性;若过度依赖政府输血而非市场化改革,恐难根本扭转盈利能力薄弱的困局。”江瀚认为。

  为何投奔国资?

  黑芝麻“投靠”国资,或与其持续低迷的业绩不无关系。

  黑芝麻的前身是广西南方儿童食品厂,1984 年,韦清文、李汉荣、李汉朝三人在广西容县共同投资 3 万元建成该食品厂。

  1997年,黑芝麻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在上市之初,黑芝麻砸重金进行广告宣传,靠着一碗黑芝麻糊迅速占领大江南北的餐桌,到了2010年,其归母净利润首次破亿,达到1.62亿元,这也是黑芝麻上市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

  2013年,其营收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19年,黑芝麻达到上市以来的业绩巅峰,实现营收44.76亿元,但增幅已有放缓趋势,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51%至3384.65万元。

  随后的5年里,黑芝麻迎来业绩低谷期。

  根据年报,2021-2024年,黑芝麻分别实现营收40.25亿元、30.16亿元、26.77亿元、2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40亿元、4307.82万元、7773.76万元。

  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实现营收9.28亿元,同比下降4.65%,实现归母净利润776.55万元,同比下降29.26%。

  黑芝麻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冲饮产品的盈利能力减弱。冲饮系列作为黑芝麻早期的拳头产品,由于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复杂多变,其冲饮系列产品成为2024年唯一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下降的品类。

  冲饮面临的困境在2025年继续上演,半年报显示,冲饮系列是黑芝麻今年上半年唯一销售量有所下滑的品类,同比减少2.45%至156.4万件,库存量同比增加13.35%至12.57万件。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是受线下传统渠道持续下滑影响,导致市场需求预判偏乐观,制定了较高生产计划以保障供应”。

  此外,黑芝麻在渠道建设方面的滞后也是致其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来,黑芝麻依靠线下经销渠道巩固自身市场地位,在电商产业尚未发育成熟的时期获得了较高的市占率。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黑芝麻在线下渠道的发展遇阻。

  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在传统销售渠道的经销商数量锐减211个至1660个。

  公司表示,由于传统零售渠道下滑,渠道碎片化加剧,导致整个行业的传统经销商销售业绩下滑,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实力较弱的经销商难以维持运营,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

  线上渠道方面,截至2024年末,黑芝麻的电商经销商数量为20个,实现营收7.50亿元,同比下降28.99%,是唯一营收下滑的销售渠道。

  2025年上半年,其电商渠道经销商增至35个,实现营收3.68亿元,同比下降3.37%。

  押注大健康“自救”

  据了解,黑芝麻目前电商渠道主营产品为大健康品类,如“黑养黑”品牌、黑色休闲食品系列产品,包括养生代餐粉、中老年高钙奶粉等。2025年半年报显示,“黑养黑”系列的销售量同比增长33.20%至6.58万件。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业绩会上,“大健康”“药食同源”等相关内容曾被多次提及。黑芝麻表示,公司正在不断布局黑色健康产业,并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的新产品。2025年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宽健康产品矩阵,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

  开辟大健康赛道,或许是黑芝麻在面对传统冲饮业务及渠道萎靡等窘境,打出的“自救”牌,不过,黑芝麻转型的速度能否跟得上市场推陈出新的速度,仍有待时间检验。当前养生赛道已成为红海,“药膳面包”、中式养生水、中药奶茶等产品频频成为爆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预计到202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2025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

  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黑芝麻跨界布局大健康,是顺应“预防为主”的国家战略和银发经济崛起的理性选择,黑芝麻在原料供应链、传统养生认知和中老年消费群体触达方面具备一定协同优势,为其切入养生食品细分赛道提供基础支撑。不过,大健康领域竞争激烈,黑芝麻若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与差异化产品力,仅靠概念包装难以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