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正将这份宏大的战略蓝图,书写在产业升级的第一线。
企业是区域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上市公司更是引领创新的排头兵。近日,上海证券报调研组深入湖北多家上市公司,感受到来自企业一线的强劲脉动:
——在中信特钢,从深中通道的“生命线”到万米油田的“钻探针”,从航空发动机的“轴承芯”到氢能装备的“输气脉”,一项项“卡脖子”技术在此被突破,支撑着大国重器的制造;
——在理工光科,一条特殊光缆将道路划分为单元格,实现全时全域监测,为智能交通构筑起“看不见的安全冗余”;
——在达梦数据,工程师们推动数据库管理系统迭代升级,为AI时代的数据安全护航,保障关键行业不被“卡脖子”;
——在三特索道,通过山水音乐会、非遗时装秀等创新营销成功“出圈”,开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这些企业的生动实践,源于湖北持之以恒将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回望过去五年,湖北经济总量接连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通过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等机制,让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全省千亿级产业已达19个,正全力打造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光电子信息产业更在2024年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5年前三季度,湖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以“好于同期、高于全国”的昂扬姿态,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面向未来,湖北如何乘势而上,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担当作为、勇挑大梁?
今天的湖北,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改革攻坚激发内生动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奋力谱写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