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合成生物概念股浙江震元(000705.SZ,股价9.81元,市值32.78亿元)公告称,当天公司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据悉,该发行事项自2024年4月启动,历经深交所受理、问询回复、延长决议有效期等多个环节,但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等因素而终止。浙江震元表示,后续将合理利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保障本次募投项目顺利实施。
原计划募资4.95亿元
浙江震元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显示,公司原计划通过募资4.95亿元,聚焦医药工业核心项目建设,具体包括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与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
其中,“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投资总额4.8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1.95亿元。项目设计产能436吨/年,产品包括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甲苯磺酸腺苷蛋氨酸等原料药。
浙江震元预计,上述项目进入运行期且完全达产后,每年完成销售收入5.65亿元,实现净利润1.24亿元;经测算,项目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19.76%,投资回收期9.22年(税后,考虑建设期)。
“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定向合成产品上虞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8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3.00亿元,项目年产2400吨组氨酸(盐酸组氨酸)、1000吨左旋多巴、1000吨酪氨酸等系列产品。
据悉,上述项目属于浙江省实施类示范性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进入运行期且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完成销售收入6.24亿元,实现净利润1.79亿元;经测算,项目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16.90%,投资回收期10.26年(税后,含2.5年项目建设期)。
浙江震元表示,上述项目的建成实施,一方面确保震元的拳头产品“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更为完整,显著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司在“合成生物学”新工艺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发挥规模优势,并在源头上降低传统药物生产工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项目之一工程进度已达95%
据公告,浙江震元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主动撤回申请文件事项,是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经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作出的决策。目前公司经营稳健,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财务状况良好。
对于市场关注的原募投项目后续推进问题,浙江震元在公告中称,将合理利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保障本次募投项目顺利实施。
从当前浙江震元资金储备与融资能力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13亿元,虽较2024年末的5.49亿元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充足流动性;负债端,短期借款2000.76万元、长期借款1.69亿元,整体负债规模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从原募投项目当前建设进度看,两大项目均未因发行终止受影响。其中,截至6月30日,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账面余额1.67亿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34.77%,工程进度达40%;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账面余额1.95亿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59.92%,工程进度已达95%。
另外,2025年半年报披露,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公用设备设施安装、S1产线(组氨酸产品)专用设备安装及无菌培养联动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S1产线定于8月底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