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市场,真是热闹得紧。国城矿业这家公司,前脚刚宣布要花31.68亿现金拿下自家控股股东手里的国城实业60%股权,后脚股价就来了个两连板,转债也跟着飙,11月7号到11号三天涨了34.6%,这阵仗,一看就是有资金在抢筹。不过有意思的是,才过一天,11月12号直接跳水,盘中一度跌超5%,收盘还砸下去3.65%,这过山车玩得可真够刺激。
这事儿的根子,还得回到那笔31.68亿的收购上。买的啥?内蒙古大苏计钼矿,一个实打实的优质资产。13.2万吨的保有钼金属量,1.13亿吨矿石,平均品位不低,关键是规划年产能要从500万吨干到800万吨,潜力摆在这儿。国城集团和实控人吴城还敢给业绩承诺,要是2025年交易完成,未来三年累计净利不低于17.25亿,这底气,说明他们自己也觉得这矿是个“印钞机”。
为什么这个时点买?我看了一眼钼价,最近确实在回调,精矿价格掉到4000元/吨度以下了,原因是钢市偏弱、国际传导和市场情绪谨慎。但别忘了,支撑钼的逻辑早就变了。以前主要靠钢厂,现在光伏、半导体、军工才是增量。CIGS薄膜电池、风电铸件、新能源汽车电池都在用,台积电3nm产线一个月能吃掉两吨钼靶材,这需求是实打实的爆发。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钼供需缺口可能扩大到4万多吨,长期看,紧平衡甚至短缺是常态。
国城矿业这一手,高啊。它原来主业是铅锌铜,现在把钼矿收进来,等于一脚踩进了新能源和军工的赛道。公司自己也说了,钼是国家战略性矿产,中国都把它纳入出口管制了,全球都在抢着储备。这次收购,不仅是增加一个矿,更是战略卡位,把资源抓在自己手里,以后不管行业怎么周期波动,上游我有东西,话语权就不一样。
当然,市场也不是没顾虑。一边是巨额现金收购,公司账上货币资金才11.92亿,这31.68亿咋出的?杠杆肯定少不了。另一边,转债价格已经冲到190块,转股价值182.9,溢价率3.88%,不算高但也消化得差不多了。更关键的是,股价连续多天站上转股价12.58元的130%,触发赎回条款的风险明摆着,一旦公司公告赎回,投机资金就得跑路,这可能就是12号大跌的原因之一。
还有个细节,副总经理杨世良辞职了,虽然公告说是个人原因,但这节骨眼上走人,多少让人琢磨。龙虎榜也显示,机构在11号那天可是净卖出了八千多万,看来有资金趁着利好兑现利润。
总的来说,这笔收购本身质地不错,战略意图清晰,押注的是高端制造和国防安全的长期红利。短期股价和转债的剧烈波动,更多是资金博弈和赎回预期在作祟。至于后续怎么走,还得看产能释放进度、钼价走势,以及市场对这类资源型企业的估值重构能不能持续。这事儿,内情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资源为王的时代,正在回来。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