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价值31亿的资源布局:国城矿业如何玩转钼矿生意
最近有色金属行业有个大动作,国城矿业准备掏出31.68亿元现金,从自家控股股东手里买下内蒙古一家钼矿企业60%的股权。这笔买卖可不简单,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讲,这个交易会掀起多大浪花。
先说这笔钱怎么来。19个亿是从银行借的并购贷款,剩下的自己掏腰包。等钱到手,卖家准备先拿去还银行旧债。而被收购的这家企业,手里握着国内数得着的大型钼矿,光储量就有14万多吨。更关键的是,人家去年赚了9个多亿,正好能帮国城矿业扭亏为盈——要知道国城去年还亏着1个多亿呢。
钼矿生意背后的产业链密码
买矿可不是简单的资产过户。从采矿设备到冶金加工,从钢铁厂到化工厂,整条产业链都会跟着动起来。
矿山上最先忙活的肯定是设备商。要把年产量撑到800万吨,钻机、铲车这些家伙什都得添置。采出来的钼精矿还得进冶炼厂加工,那些专门搞钼冶炼的企业估计要加班加点。说到用途,七成钼都流向了钢铁厂,特别是造风电塔筒这类特种钢的。现在全球都在建复苏,新能源设备又红火,钼价自然水涨船高。
当然也有竞争者虎视眈眈。比如钨在某些领域能替钼,但钨价自己都坐过山车;钒虽然也能造高强度钢,可最近钒电池太吃香,厂家都忙着给储能行业供货。这么算下来,短期内还很难有替代品能动摇钼的地位。
谁在偷笑 谁在皱眉
这桩买卖一落地,有些企业已经在偷着乐了。采矿设备制造商接单接到手软,冶金企业看着产能利用率往上窜,特种钢厂有了稳定货源,连带着硫酸加工厂都沾光——钼冶炼时产生的硫酸可是化工紧俏货。内蒙古当地的电力公司估计也要扩容,毕竟挖矿可是个电老虎。
但也有人要挠头。那些卖钨精矿的商家可能发现客户被分流,要是国际钢铁需求打个喷嚏,钼价跟着感冒就更糟心。更别说采矿权变更要走流程,扩产计划批不批还是未知数。国城矿业自己也不轻松,并购贷款加上原有债务,负债表上的数字已经有点吓人,万一钼价掉头向下,还贷压力可不小。
三个关键指标要盯紧
想知道这出戏接下来怎么唱,得盯住几个要害数据:钼精矿现货价格走势就像晴雨表,采矿权变更手续哪天办妥决定扩产进度,钢铁行业的PMI指数和合金钢产量更是需求风向标。这些数字但凡有个风吹草动,整条产业链都得跟着调整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