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城矿业近日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一笔历时13年的资产注入承诺推至台前。公司拟以31.68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国城集团持有的内蒙古国城实业60%股权,这场被市场称为蛇吞象的交易,让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的角色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重组方案,国城矿业截至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仅11.92亿元,却要完成逾30亿元的收购。资金缺口的解决方案指向了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公司已向该行申请19.008亿元并购贷款,占交易总价的60%。这笔贷款期限84个月,将在交易通过股东大会后放款。
更值得关注的是,交易完成后,国城集团计划将取得的交易价款用于偿还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的债务,届时将减少银行借款30.24亿元,并同步解除质押上市公司股票5500万股。这一安排揭示了此次资本运作的深层逻辑:通过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实现大股东债务化解。
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与国城集团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从2020年开始,双方就建立了紧密的信贷联系,国城实业甚至承诺将其现金流专项用于偿还国城集团在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的贷款本息,还款比例从最初的5%逐步提升至15%。截至2025年6月末,国城实业还为国城集团在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的30.24亿元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以机器设备、采矿权等资产提供抵押担保。
国城集团自身的财务状况确实承压明显。截至2025年6月末,其资产负债率达66.43%,且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率高达99.97%。此外,国城集团还因对外担保涉诉,所持标的公司9.20%股权被法院冻结。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此次交易的迫切性。
从业务层面看,此次收购确实能增强国城矿业的盈利能力。标的公司国城实业拥有大苏计钼矿这一国内大型钼金属矿山,资源储量达矿石量1.24亿吨,钼金属量14.48万吨。2024年国城实业实现净利润9.42亿元,远超上市公司同期的亏损1.13亿元。交易完成后,国城矿业将新增钼精矿采选业务,改善其过于依赖铅锌产品的单一化格局。
然而,这笔交易也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担忧。在自身有息负债达22.45亿元的情况下,国城矿业还要新增近20亿元并购贷款。虽然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强,但矿产资源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为国城实业未来的盈利持续性带来了不确定性。
这场资本运作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一方面完成了拖延13年的资产注入承诺,优化了上市公司业务结构;另一方面也成为大股东债务重组的关键一环。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在其中既是资金提供方,又是风险管控者,其与国城集团长期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使得这笔交易超越了简单的资产买卖,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