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1 10:22:3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31.68亿豪购!国城矿业吞下大股东顶级钼矿,13年承诺终兑现

  一场跨越13年的"矿产联姻"

  当国城矿业宣布以31.68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钼矿资产时,市场用涨停板表达了热情。这场始于2012年的资产注入承诺,终于在第十三个年头迈出实质性一步。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参赛者在途中更换了跑鞋(实控人由刘建民变为吴城),调整了配速(多次延期),但始终朝着终点线前进。

  钼矿资产的"含金量"

  标的资产国城实业手握国内顶级钼矿资源——大苏计钼矿,这个"聚宝盆"不仅储量可观,采矿规模还将从500万吨/年提升至800万吨/年。钼作为钢铁、石化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其战略价值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更显突出。有趣的是,补充材料中提到近期钨价创历史新高,反映出战略小金属正迎来周期性机遇,这或许为国城矿业的布局增添了时代注脚。

  "蛇吞象"背后的财务博弈

  收购方案呈现戏剧性的双向需求:上市公司看中国城实业去年9.42亿元的净利润(相当于自身亏损额的8倍),大股东则急需资金解困——国城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66.43%,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率接近100%。这就像两个各有所需的舞伴,一个需要业绩"强心针",一个需要资金"救命钱"。但值得玩味的是,国城矿业自身货币资金仅11.92亿元,却要撬动31.68亿元收购,六成资金依赖并购贷款,这种"杠杆游戏"为交易蒙上些许阴影。

  周期魔咒与转型阵痛

  有色金属行业的周期性如同季节轮转,国城矿业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下滑,2024年亏损1.13亿元,暴露出单一锌铅矿业务的脆弱性。补充材料中《成亦周期,败亦周期》一文深刻揭示:资源企业往往在周期高点扩张,在低谷收缩。此次收购钼矿虽能丰富产品结构,但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已较2023年下滑35%,这种"并表红利"能否持续仍需观察。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换船,既要把握时机,更要选对渡口。

  投资者的两难选择

  市场对这笔交易的分歧清晰可见:一方面,收购后公司备考净利润将扭亏为盈;另一方面,高估值(增值率156.4%)和资金压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补充材料中《603007,1.8亿购入资产36万元甩卖》的案例,恰似一记警钟——高溢价并购的"后遗症"可能数年才会发作。投资者需要思考:这究竟是困境反转的起点,还是财务风险的开端?

  这场持续十三年的资本故事,终章尚未书写。当资源周期的潮水退去,我们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记住补充材料中的那句警示就够了:"矿产资源具有周期性,盈利能力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永远在奖励洞察力,但首先,请不要低估风险的重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