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研发的吸附无细胞百(二组分)白破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这一消息于2025年11月12日由长春高新对外公告,标志着公司在疫苗研发管线上的又一次实质性推进。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目标接种人群为10周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目前,国内针对这一年龄段的百白破联合疫苗市场供给相对有限,此次获批临床试验有望填补部分空白。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获批的疫苗由长春高新的子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申报,并已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百克生物作为长春高新在疫苗板块的核心布局之一,此前已在鼻喷流感疫苗等领域取得一定市场份额。此次新疫苗若能顺利完成后续临床试验并最终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公司的联合疫苗产品矩阵,提升其在成人及青少年免疫市场的竞争力。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长春高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07亿元,归母净利润11.65亿元,整体经营保持稳定。尽管近年来生长激素业务面临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压力,但公司持续加大在疫苗等创新领域的投入,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对冲单一产品依赖的风险。当前股价报103.44元,日内微跌0.20%,成交额达9.09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其动态仍保持较高关注度。
说实话,看到这个临床获批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步棋走得稳。百日咳近年来在国内呈现回升趋势,尤其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传播被长期忽视,实际感染负担可能被低估。而现有儿童百白破疫苗的保护效力随时间衰减,成年人加强针需求正在逐步显现。长春高新的这款疫苗瞄准的是一个“存在但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点,不是盲目追热点,而是基于流行病学变化做出的产品延伸。
更重要的是,这次获批意味着百克生物在细菌性疫苗平台的技术积累开始兑现成果。过去大家提到百克,更多联想到的是流感疫苗或狂犬疫苗,但现在他们正在构建覆盖不同年龄层、多种病原体的联合疫苗体系。这种管线纵深,才是决定一家疫苗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
当然,我也清楚,临床试验获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看I、II、III期数据是否支持有效性与安全性,审批节奏、产能建设以及未来定价和推广策略也都将影响最终商业化成败。但在当下这个阶段,至少说明长春高新的研发转型没有停,也没有乱,还在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对于这样一家曾经因集采承压的公司来说,这样的信号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