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章源钨业官微公布11月下半月长单采购报价:55%黑钨精矿32.80万元/标吨;55%白钨精矿32.70万元/标吨;仲钨酸铵(国标零级)47.80万元/吨。相关产品最新价格相较11月上半月均再次出现上涨。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主要钨制品价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与年初价格相比,全产业链产品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且累计涨幅惊人。中钨在线最新数据显示,主要钨制品价格年内已实现全线涨超120%,最高涨幅超140%。
钨价为何持续飙升?今年以来,随着光伏、汽车等产业的显著增长,钨的需求量随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供给端的收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的紧张态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供给端收紧、下游需求刚性支撑及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交织,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或将保持高位运行。
钨价上涨传导至产业链下游
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钨被誉为“工业牙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钨价出现历史性上涨是国内供给调控和新兴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从供给端看,2025年上半年,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000吨,较2024年第一批指标减少4000吨,同比下降6.45%。此外,2025年2月,商务部进一步对仲钨酸铵、氧化钨等实施出口管制。
另一方面,新能源领域钨需求近年来显著增长,其中光伏钨丝的需求增长尤为亮眼。据中钨在线数据,光伏钨丝渗透率从2024年的20%升至2025年的40%,并不断快速攀升,预计未来全球需求超4500吨;锂电池正极添加钨提升能量密度,2025年消费量同比增22%,达1500吨。
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正向下游传导。近期,韩国六氟化钨制造商集体发声,表示难以承受成本重压,正式向三星电子、SK海力士、DB High Tech、Magnachip等半导体客户发出调价通知,提议明年合约价上调70%—90%。
国内某六氟化钨企业负责人指出:“行业此番涨价主要是受原材料钨粉影响。今年以来钨粉价格翻倍上涨,给下游气体生产商带来了成本压力,不得不被迫提价。”
此外,刀具等终端行业纷纷发布调价公告,以应对原料成本波动压力。章源钨业11月19日发函称,因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致使公司生产成本大幅增长,公司决定从2025年11月19日起,对焊接机夹刀片产品按新价格执行。
欧科亿也表示,刀具作为钨的深加工产品,9月至11月价格连续上调,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增订单快速增长,10月出货价格环比显著提升,在手订单价格亦大幅高于三季度均价及10月出货价。未来预计刀具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未来价格或将保持高位运行
受益于钨制品价格上涨,中钨高新、厦门钨业、翔鹭钨业、洛阳钼业等多家相关上市公司今年以来业绩亮眼,三季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钨高新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8.26%。中钨高新表示,公司在资源端拥有优质矿山企业,受益于钨价及其他伴生金属价格的上涨,盈利能力提升。翔鹭钨业、洛阳钼业等企业也均有不俗表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9.65%、72.61%。
如何如何看待钨价未来走势?章源钨业表示,钨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对钨矿开采实施配额管理。钨资源供应偏紧、下游需求增长对未来钨精矿价格形成稳定支撑。
“需求端已普遍接受钨价高位运行这一事实,整体需求保持向好。”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李昊涵博士认为,从海外资源端来看,尽管海外部分钨矿项目重启,但多数仍处早期阶段,形成有效供给尚需时日。综合来看,钨市场资源供应刚性偏紧格局难解,价格将高位强势运行。
机构研报指出,钨作为关键金属的战略地位逐步强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元证券研报认为,从供给端来看,近年全球储量逐步增加,我国实施开采总量控制,未来我国钨供给持续趋紧;从需求端来看,下游需求多点开花,有望持续引领钨需求的增长。未来钨行业的供需格局的改善或支撑钨价保持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