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ST金科(000656)的影响整体偏向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策与公司现状的契合点
1. 简易审核与分期支付机制
新规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并简化审核流程(无需交易所审议,证监会5日内决定)。这一调整与ST金科当前的重整进程高度契合。根据公告,ST金科已于2025年5月10日-11日正式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涉及1470亿元债务和超8400家债权人。分期支付机制可缓解其资金压力,尤其是在重整计划中需向债权人支付现金清偿部分(如职工债权、税款债权)时,灵活的支付安排有助于降低短期流动性风险。
2. 监管包容度提升
新规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监管更宽松,这对ST金科尤为重要。其2024年亏损319.69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6.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0%,若按传统监管标准,重组难度较大。新规的包容性为其后续资产注入、业务转型(如向“不动产综合运营商”转型)提供了更大空间。
3. 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新规允许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反向挂钩,即投资期限越长,锁定期越短。ST金科已引入上海品器联合体、中国长城资产等战略投资者,并与20余家财务投资人签约。这一政策可能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参与其重整,尤其是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长达8年的背景下,资金稳定性增强。
二、对股价的潜在影响
1. 短期催化因素
- 政策利好叠加重整落地:新规发布与ST金科重整计划获批(5月10日-11日)形成共振。历史数据显示,类似事件常引发市场情绪驱动的上涨,例如5月12日其股价曾因重整获批涨停至1.56元。
- 流动性预期改善:分期支付机制和战略投资者注资(26.28亿元)可能缓解市场对其现金流断裂的担忧,推动估值修复。
2. 中长期风险与挑战
- 基本面尚未改善:尽管重整获批,但2024年亏损319亿元、2025年一季度续亏16亿元的财务数据仍不乐观,资产负债率高企。若后续经营无实质性改善,股价可能承压。
- 市场情绪波动:股吧等平台显示,部分投资者对重整方案中债权人受偿比例(普通债权清偿率仅3.02%-0.63%)表示不满,可能引发短期抛压。
3. 技术面与资金流向
- 截至5月16日收盘,ST金科股价报1.55元,涨幅1.97%,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7亿元。若政策利好刺激下资金回流,可能推动股价上行;但若市场解读为“利好出尽”,则存在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