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国家一分钱!董明珠说想造芯片时,连格力自己人都不看好。甚至影响分红,公司直接蒸发270亿。现在,格力芯片出货量超过1亿颗,还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碳化硅芯片工厂。凭什么?靠一招,死磕自研。

在董明珠提出造芯之前,中国的家电芯片,90%以上依赖进口。智能功率模块,是变频空调的心脏,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流,长期被日本瑞萨电子、美国德州仪器等海外巨头卡脖子。微控制器单元,相当于空调的大脑,负责数据处理和指令发出,也是依赖进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格力每年光在芯片上花的钱,就高达40亿元。这背后,是供应链受制于人的风险。
但当时,国内外芯片技术差距太大了。落后了20到30年,有业内人士曾经傲慢表示,你们还是安心做组装吧!董明珠偏不信邪!她说,芯片总是有培育成长的过程。没有理由不能去做,也没有理由规定谁能做,谁不能做。既然没有这个规定,为什么格力不能做?
她想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但正式宣布要造芯片时,却很多人都不看好。格力创始人朱江洪说,做高端芯片,我没有太大信心。TCL董事长李东生告诫,500亿元不够,家电企业跳到陌生领域风险太高了。董明珠不仅没有动摇,还越战越勇。当时放话说,计划在未来3年,投入500亿元用作芯片研发。

有些人做芯片,是为了炒作概念,她是实实在在地投入。为了筹集资金,甚至一度停止分红,让公司蒸发270亿。被很多人骂,根本不懂科学。她却说,芯片投这么多的钱,哪年能赚钱我也看不到。也许五年,甚至十年,但是我要解决一个保障问题。天塌下来,我自供。要不然,别人没芯片给你,空调做得再好也没用,活不了。

格力没有冒进,而是务实地从芯片设计入手。专注家电主控芯片,和功率器件芯片的开发,然后布局制造、封测、交付,逐渐覆盖整个链条。截至2022年,累计出货芯片超过1亿颗,建成了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全自动化,碳化硅芯片工厂。董明珠特别强调,做这个芯片工厂,没有拿国家一分钱。格力的微控制器跟功率半导体,还进入了比亚迪、长安等车企的供应链。为这样敢死磕技术的企业家,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