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营收利润双降,但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格力电器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成为近期家电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财报事件。根据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总收入1376.5亿元,同比下降6.6%;归母净利润为214.6亿元,同比微降2.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仅为40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5.1%,净利润也下滑9.9%。这一表现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也反映出公司在当前经营环境中正面临不小压力。
从具体业务来看,空调主业仍是主要拖累因素。尽管格力前三季度家用空调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3.2%,但受价格战加剧和以旧换新补贴退坡影响,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外销方面更不容乐观,Q3出口同比下滑15.3%,主要受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及高基数效应冲击。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中央空调业务雪上加霜,Q3销售额同比下降1.7%。
看似疲软的数据下,藏着哪些积极变化?
虽然表面数据不佳,但我注意到几个被市场低估的关键亮点。首先是经营性现金流的显著改善——Q3单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达174亿元,同比增加近9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现金流高达457亿元,同比增长超259%。这说明格力在控制成本、提升回款效率方面成效明显。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收入下滑,但净利率反而提升。Q3归母净利率达到17.6%,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尤其是财务与管理费用优化明显。此外,公司合同负债余额达137.1亿元,同比增长26.1%,显示经销商打款意愿并未减弱,渠道信心仍在。
我为什么仍看好格力的长期价值?
说实话,短期业绩下滑确实令人担忧,但从我的观察来看,格力正在经历一场主动的战略调整。它不再是那个只靠空调吃饭的传统企业。“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已落地超1000家,推动全品类融合体验;推出性价比品牌晶弘抢占中低端市场;同时加大研发投入至56.2亿元(占营收4.1%),并积极拓展中东、拉美等新兴海外市场。
更重要的是回报股东的态度坚决——中期分红每股派现1元(含税),对应当前股价股息率接近7.4%,在A股中极为罕见。目前市盈率(TTM)仅约7.15倍,处于历史低位,而机构如申万宏源、太平洋证券仍维持“买入”评级。
在我看来,格力的阵痛是转型必经之路。行业承压、政策波动、竞争加剧都是现实挑战,但它扎实的现金流、稳健的分红和清晰的改革路径,让我相信这家企业仍有足够韧性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