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22:47:1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格力空调外机噪音扰民比其它品牌严重很多,这么简单的技术问题都解决不了,格力空调!
发表于 2025-10-23 21:52:37 发布于 云南

$格力电器(SZ000651)$  1991年,格力是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年产空调2万台。

2023年,格力市值2000亿,年产空调6000万台。

32年,从垃圾到霸主。

靠的是什么?

技术?营销?还是一个女人的铁腕?

回看历史,格力的每一步都是赌命,每一步都在刀尖上跳舞。

一、格力差点生下来就死了。

1991年,珠海市政府把两个快倒闭的空调厂合并。

海利空调厂,负债累累。

冠雄塑胶厂,产品滞销。

两个垃圾合并,能成什么?

更大的垃圾。

当时格力什么水平?

年产2万台,全国排名20开外。

美的已经20万台了。

最惨的是什么?

产品质量垃圾,退货率30%。

卖一台亏一台。

朱江洪临危受命当厂长。

第一件事:砸掉2000台不合格空调。

员工哭了:"砸了我们吃什么?"

这一砸,砸出了格力的质量意识。

但也差点把格力砸死。

二、董明珠是被逼出来的销售女王。

1990年,董明珠36岁,丈夫病逝。

儿子2岁,她需要养家。

南下珠海,进了格力。

基层业务员,底薪350。

为什么她能成功?

因为她够狠。

安徽经销商欠格力42万,2年要不回来。

董明珠去了,守在他家40天。

不给钱不走。

经销商崩溃了,把钱给了。

1992年,董明珠个人销售额1600万。

占格力全年的1/8。

1994年,她一个人签下1.6亿订单。

格力全年才20亿。

为什么她这么猛?

因为她创造了格力模式:先款后货。

经销商必须先打钱,格力才发货。

这在当时是疯了。

别的厂家都是赊账,甚至贴钱求着经销商卖。

但董明珠就一句话:

"格力的货不愁卖,爱买不买。"

经销商真的不买了。

董明珠怎么办?

自建销售公司,绕过经销商。

这就是后来的"格力专卖店"模式。

三、格力的技术是拿命换来的。

2001年,格力想买日本的变频技术。

日本人开价:2亿,只给二流技术。

朱江洪怒了:"自己搞!"

投入10亿研发,亏损3年。

股东骂,员工怨,政府施压。

2005年,格力第一台变频空调下线。

技术指标超过日本。

但最狠的不是技术突破。

是格力的专利战。

格力有多少专利?

3万个。

每年研发投入多少?

60亿,占营收的3%。

这些专利用来干嘛?

告竞争对手。

美的、奥克斯、志高,全被格力告过。

光赔偿金就收了几个亿。

这就是格力的护城河:

用专利把对手困死。

四、董明珠时代,成就与争议并存。

2012年,董明珠接任董事长。

格力营收800亿。

2023年,格力营收2000亿。

11年翻了2.5倍。

看起来很牛?

但同期美的翻了4倍。

董明珠最大的成就:

让格力成为"中国空调第一"。

市场份额30%,无人能敌。

董明珠最大的失败:

多元化全部失败。

格力手机,投入30亿,卖了5万台。

格力汽车(银隆),投入150亿,基本凉凉。

格力芯片,投入500亿,至今没有成果。

为什么都失败了?

因为董明珠的思维还停在卖空调时代:

"我说好就是好。"

"经销商必须买。"

"员工必须用格力手机。"

这在空调行业行得通。

在其他行业?笑话。

五、格力的经销商体系是最大的护城河,也是最大的枷锁。

格力有多少经销商?

3万家专卖店。

控制了中国空调60%的销售渠道。

这是格力的核心竞争力。

但也是格力的癌症。

为什么?

线上时代来了。

小米、奥克斯网上卖空调,便宜30%。

格力能跟吗?

不能。

一旦线上便宜,线下经销商全部造反。

这3万家店,是格力的命。

所以格力的电商永远做不起来。

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

更可怕的是什么?

年轻人不去专卖店了。

他们在京东、天猫、抖音买空调。

格力引以为傲的渠道优势,正在变成劣势。

六、格力的企业文化,成就了格力,也困住了格力。

格力文化是什么?

军事化管理。

绝对服从。

狼性文化。

董明珠的名言:

"没有执行力,一切等于零。"

"要么全力以赴,要么走人。"

这种文化造就了格力的执行力。

但也造就了格力的封闭。

格力高管,90%是内部提拔。

外部人才进不来,内部思维出不去。

所以格力30年,只会做一件事:

卖空调。

互联网思维?不懂。

用户思维?不会。

生态思维?没有。

格力股价10年涨了3倍。

美的股价10年涨了10倍。

格力市值2800亿。

美的市值5600亿。

差距在哪?

美的做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机器人、智能家居。

格力只有空调。

美的拥抱互联网,拥抱年轻人。

格力还在依赖60岁的经销商。

这就是格力的宿命:

在空调领域,它是王者。

出了空调,它什么都不是。

董明珠70岁了,还在一线。

为什么不退?

因为她一退,格力可能就散了。

这个靠一个女人撑起来的帝国。

也可能因为一个女人的离开而崩塌。

格力的未来在哪?

没人知道。

它可能继续在空调领域称王。

也可能被时代抛弃。

就像诺基亚。

手机做到极致,然后死了。

格力会是下一个诺基亚吗?

看董明珠什么时候放手。

看格力能不能找到第二曲线。

看年轻人还买不买格力。

答案,可能很残酷。

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靠一代人的拼命,打下江山。

然后不知道怎么守江山。

格力的故事还没结束。

但高潮,可能已经过去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