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1130篇文章。最近不少司马好友在后台问我:“格力电器到底多有钱?”咱们今天就借着2024年年报,好好聊聊这家家电巨头的财务家底,看完你就知道什么叫“现金堆出来的安全感”了。
一、现金藏在哪?财报数据说话
很多人看财报,第一眼就盯着“货币资金”,格力电器的账面货币资金有1254.01亿元,这数字看着挺唬人,但司马要告诉你:这只是“冰山一角”。
1.藏在报表里的现金军团
其他流动资产:175.37亿元里,148.31亿元是货币性投资产品,相当于躺在账上的“活钱”。
其他非流动资产:565.33亿元中,570.61亿元(含应计利息)都是货币性投资,妥妥的“现金储备库”。
其他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里里外外加起来,格力的现金类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常年超过60%。2024年测算下来,现金类资产合计约2239.99亿元,说它“半壁江山都是钱”一点不夸张。
2.对比同行才知道啥叫“豪横”
别的企业愁“钱从哪来”,格力愁“钱往哪花”。对比一下行业情况:
同期家电行业头部企业现金类资产占比平均约40%-45%,格力比行业均值高15-20个百分点;
这种“现金囤积能力”堪比消费领域的茅台、伊利,妥妥的“制造业里的类金融公司”。
二、负债背后的经营智慧
都说格力资产负债率近70%,但司马要替它“喊冤”:这负债里藏着大本事。
1.60%的负债是“不用还的钱”
格力的负债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等经营性负债占比超60%。啥意思?就是靠供应链上下游的资金在运营。
2024年经营性负债总额1389.52亿元,相当于每年“免费”用着供应商和经销商的钱搞生产;
有息负债率仅30%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家电行业平均有息负债率约40%)。
2.会借钱更会赚钱
格力借钱是“挑着借”:
2024年利息收入28.5亿元,利息费用仅3.2亿元,靠现金储备赚的钱比借钱成本高8倍多;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10年净流入,2024年达278.94亿元,赚真金白银的能力从没掉过链子。
三、受限资金:繁华背后的“小插曲”
当然,格力的钱也不是完全“随取随用”。
1.30%的钱暂时“动不了”
2024年受限资金492.15亿元,占货币资金的31.25%,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保函保证金等。这类资金是企业日常经营中常见的结算保证,在制造业中较为普遍。
2.不影响“财务自由”本质
就算扣除受限资金,格力可动用现金仍超1700亿元,相当于3个小米(市值约600亿港元)的体量。在司马看来,这种级别的“现金护城河”,体现的是企业强大的财务把控能力,中小家电企业砸10年钱都未必能追上。
四、司马眼里的格力:保守还是稳健?
有人说格力“太保守,不会用钱”,但司马觉得这恰恰是它的生存智慧:
1.现金为王的时代,保守是底气
家电行业价格战打得火热,格力手握2000多亿现金,相当于揣着“防弹衣”打仗——别人愁资金链断裂,它能淡定搞研发、扩产能。2024年研发投入98.7亿元,同比增长8%,技术储备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2.类金融模式的长期价值
靠经营负债和现金储备玩“空手套白狼”,这种模式放眼A股都少见。从财务结构看,格力的现金占比和低有息负债特征,更接近“低风险金融机构”,稳定性远超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
在司马看来,格力电器的财报就像一本“保守主义教科书”:没有激进的扩张故事,只有真金白银的积累。当别的企业在周期里沉浮时,它用60%的现金占比和60%的经营性负债,筑起了一道别人跨不过去的财务高墙。对司马好友来说,这样的企业未必是“成长股标杆”,但一定是“稳健投资清单”里绕不开的名字——毕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兜里有钱”永远比“画饼讲故事”更让人踏实。
#收盘点评# #格力确认董明珠孟羽童将合体直播# #格力电器H1净利增10.52%#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