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并不出人意料,71岁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将要开启自己的三年新任期。
4月22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董明珠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以超过35亿股的同意票数,当选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并连任董事长。但新任期内她已不再兼任公司总裁。
在董事会改选前,以董明珠健康家为代表的格力电器线下渠道改革,已经释放出这位商界铁娘子不会休息的信号。而将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地点改在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现场,也意味着加快多元化步伐,将是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重要任务。
4月22日,格力电器股价收于45.55元,涨0.8%,市盈率(TTM)为8.26倍,总市值接近2552亿元。4月23日,截至记者发稿,格力电器盘中报价45.69元,涨0.31%。
再干三年
接近125%的同意票率,显示出董明珠目前在格力电器的重要性。
据格力电器公告,其临时股东大会采取累积投票制,新一届非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候选人全部获得通过。其中,格力电器老将张伟和代表经销商力量的张军督获得的同意票率都超过90%,两位新获得提名的格力电器高管舒立志和钟成堡,获得的同意票率分别超过76%和61%。
自1990年进入格力电器,2021年5月起董事长兼总裁一肩挑,董明珠与这个她已战斗半生的地方越发密不可分。
近日,她在一场活动中谈及企业管理时曾称:“谈什么我都要打瞌睡,一谈格力我就来劲。”今年2月的换届改选公告显示,截至当前,董明珠持有格力电器股份超1亿股,与去年Q3财报持股相同。她当时以1.79%的持股比例,位列公司第六大股东,同时是持股16.02%的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一致行动人。
在董事会换届前,格力电器线下渠道还掀起变革,多地开设董明珠健康家门店。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此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第一步是做3000家董明珠健康家。
虽然董明珠依然连任,但新的变化也在发生。据记者观察,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最大的变化是,公司内部培养起来的75后高管张伟被聘任为公司总裁。这是继已经离职的前执行总裁黄辉后,格力电器再次出现明显的二号人物。公开资料显示,张伟1999年加入格力,从基层管理分厂负责人逐步晋升至总裁助理、副总裁,2019年1月至今任格力电器董事,2020年9月至今任格力电器党委书记。
不只是张伟,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层都更加年轻化。除了技术派代表、80后的格力电器总工程师、总裁助理钟成堡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外,经总裁张伟提名,格力电器董事会还聘任方祥建、刘华、李绍斌、胡余生、王凯为副总裁。有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这意味着格力电器以70后为主导的新管理层已经走到台前。
而董明珠在4月22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被问及格力电器如何推进管理层年轻化时还回应称,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并称“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多元化B端提速
在董明珠掌舵下,格力电器不仅年收入和市值都迈过2000亿元大关,主营业务也从空调扩张到生活电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
但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扩张速度相对并不算快。2024年上半年,空调依然占据了它当期收入的78%,比上年同期还高出了7.6个百分点,同期其他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均未能超过10%。而在去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约1467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5.34%,近22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3%。
此外,当其他家电企业因为进军生物、机器人、新能源等多元化业务在资本市场进行收购、拆分,持续引发市场想象力的同时,格力电器股价近年来一直波澜不惊。作为对比,它的股价在珠海明骏进入前曾在2020年1月飙到70元大关。
面对如何做大蛋糕,提升估值的难题,多元化成为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当下最关键的产业投入和最想讲的资本故事。
将4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地点从公司总部变更为珠海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就是格力电器近年来持续加码多元化的缩影之一。记者从格力电器方面了解到,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由格力电器全资持股,拥有亚洲第一座、全球第二座全自动化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工厂,产品从芯片工艺研发、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应用场景涉及空调、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领域。
此外,智能装备也是格力多元化的布局重点之一。
4月21日,格力电器的“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据悉,该机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前机舱、后地板、电池pack箱总成等大型一体化压铸件的加工。当日钟成堡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格力从2013年就涉足智能装备领域,2015年成立公司独立运营,并于2021年之后开始逐步辐射外部需求,“据我们观测,每年国内智能装备的存量市场有600多亿元的空间,并且在稳健发展。”
汽车是格力智能装备的重度服务领域。据钟成堡介绍,去年在新能源汽车压铸一体化加工这个机床的细分赛道,格力电器共拿到13 台订单,一台机床的价格在800万元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广东鸿图下单了12 台,并将之应用在小鹏P7+车型上。“去年应该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订单,对于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应该是里程碑式的发展。”
当日钟成堡还对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也是会重度使用到机床的领域,格力电器已经在对接这一新兴市场。他同时表示,格力电器2023年的2000亿元营收中,大约有500亿元都来自B端市场。
需要提及的是,在4月22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在被投资者问及智能化时代格力电器的技术创新情况时还表示,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最重要,“我们在科技上做实做好,不赶时髦、不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