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万方源所持近9100万股股票或将被银行抵债,*ST万方实控权面临重大变局!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敏感时点,公司股价突然连续三日大幅上涨,累计偏离值达14.35%,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一场由债务危机引发的控制权争夺战,正在悄然上演。
控制权变更风险浮现
根据2025年10月10日发布的《执行裁定书》,由于万方源持有的90,860,000股*ST万方股票在两次司法拍卖中均流拍,九台农商行已申请以第二次拍卖保留价接收该部分股份用于抵偿债务。一旦完成过户,万方源将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彻底退出股东名单。
此前,万方源虽为第一大股东,但已将其持有的80,444,000股(占总股本25.83%)表决权委托给惠德实业,后者因此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白山市江源区财政局。如今随着万方源持股清零,上述表决权委托也将自动失效,这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时变更,甚至陷入无实控人状态的风险。
高比例质押埋下隐患
回溯股权结构,万方源曾持有公司37.45%股份,并且全部处于质押状态。此次拟处置的90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18%,正是因债务逾期触发司法强制执行所致。这反映出一个典型问题:当股东将过高比例股权用于融资质押时,一旦资产价格波动或偿债能力恶化,极易引发控制权旁落。
尽管现行法律未对股权质押比例设限,但多位专家指出,实控人应审慎评估融资行为带来的控制权风险。监管层面也已加强对高质押公司的问询力度,要求充分披露平仓风险与资金用途。
从经营基本面看,*ST万方近年来业绩低迷,2023年预计亏损300万至600万元,营收长期徘徊在低位。虽然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显著,但盈利能力仍未根本改善,这也削弱了大股东的偿债基础。
多重风险叠加扰动市场
除了控制权不确定性外,公司还面临监管压力——2025年7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在调查过程中。在此背景下,股价短期内出现异常波动,不排除有资金借题炒作的可能。
历史案例显示,实控人变更往往伴随管理层调整与战略转向,可能带来基本面重塑的机会,但也极易引发股价剧烈震荡。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阶段更需关注信息披露合规性及后续股权归属进展,理性对待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