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长安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各项业绩指标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同比正增长,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单季净利润增长却未扭转长安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长安汽车的单季以及前三季度毛利率实现了持续改善,呈现逐季向好态势。
总体来看,多机构看好长安汽车的发展,认为长安汽车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改善,新能源销量、海外销量占比提升,并实现前瞻领域的全面布局,正在打造公司第二条增长曲线。
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扣非后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5.8%。
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累计营业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滑14.66%。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如政府补助减少等,以及支持新能源销量提升及新品推广带来的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6.26%。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长安汽车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08%。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经营状况改善。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张德勇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经营质量持续向好,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销量规模稳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二是产品效益稳步改善,尤其公司新能源板块效益持续改善,带动公司毛利率逐季上升,当季及累计同比均有改善。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总体销量、新能源、出口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总体销量为206.6万辆,同比增长8.5%;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2.4万辆,同比增长59.7%,同比表现好于行业;海外出口46.5万辆,同比增长10.7%。
面对“全年销量目标是否会调整”的提问,长安汽车证券事务代表揭中华回答道,长安汽车将勇担新央企新使命,坚定落实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9.0,坚决完成全年300万销量目标。
这也意味着,第四季度长安汽车要达成93.4万辆的销量才能实现全年目标,平均到每个月是31万辆左右。9月,长安汽车销量为26.6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4%。如果长安汽车能够保持当前的环比增速,那么长安汽车在10月份达成超30万辆的销量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以此类推,长安汽车有很大机会实现全年销量目标。
关于毛利率,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长安汽车毛利率为15.7%,同比、环比分别增长0.01、0.5个百分点,均实现改善。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毛利率为14.9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毛利率呈现逐季向好态势。东方证券研报认为,新能源车型上量的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市场占比提升,推动长安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为应对跨年开票以及交付可能导致购置税优惠减少的顾虑,长安汽车全品牌推出了“购置税补贴方案”:2025年11月30日24:00前在各品牌官方线上系统完成锁单的用户,因长安汽车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该锁定配置的车辆在2026年开票交付,依据各品牌购置税相关政策,长安汽车将对较2025年多出的差额部分进行现金补贴。
第二条增长曲线出现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长安汽车正在进行研发与投资布局的前瞻部署。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研发费用为50.39亿元,同比增长13.1%,软件人才超5000人,聚焦智能化、新能源技术。同时,长安汽车拟联合设立10.02亿元产业基金,投向汽车产业链智能化、新能源项目,提前布局初创期、并购类机会,巩固产业链优势。
张德勇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透露,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将在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上展开合作。“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将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等智能硬件与智能运营系统建设,联合开展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与开发、生产,共建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10月15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京东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国长安汽车旗下五大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汽车、长安凯程和长安民生物流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板块签署合作协议。彼时,长安汽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将基于与京东集团多年来在用户营销、售后服务生态以及精细化库存管理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持续推动各项业务降本增效。
除了无人智能化车型,长安汽车在人形机器人、低空领域的布局也将取得新进展。
在飞行汽车领域,张德勇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公司力争2026年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全面开展低空文旅、道路救援、高层消防、能源作业等行业应用的市场拓展与商业化落地。中泰证券研报也预计,2027年长安汽车将实现无人物流车全栈自研及商业闭环,同时积极布局无人物流、无人清扫车、无人农机及外骨骼等新型智能装备领域。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长安汽车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在机器人领域,方正证券判断,长安汽车计划于2027年前发布人形原型机并定期迭代,2028年量产人形机器人;在飞行汽车领域,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拟成立合资公司,2025年年内将实现新一代飞行汽车首飞,2026年发布首款产品,2027年逐步从示范运营过渡到规模化商业运营。同时,中泰证券也给出上述类似的预判,并认为长安汽车基于智能化战略布局,将培育“机器人+智驾+飞行汽车”的新业态。
尤其是“新央企成立后,长安汽车将持续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东吴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黄细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方面,“香格里拉”计划实现新突破,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并实现“电芯组装—电池封装—整车装配”的产业链自主布局。智能化方面,公司发布天枢智驾、天枢座舱、天枢底盘等智能化技术。全球化方面,“海纳百川”计划稳步推进,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在德国举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并新建泰国罗勇备件中心库,全球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国元证券预计,长安汽车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5.2亿元、1848.35亿元、2000.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07亿元、80.68亿元、105.01亿元。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