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力十足。不过从业绩层面来看,一些上市旅企却感受到了“寒意”。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文旅企业业绩分化显著,部分旅企仍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亟待加快转型步伐。
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作为新疆首家自营公益农庄,携程度假农庄那拉提河谷草原店近日订单爆满。“从4月底到5月7日,客房预订量均达到90%以上。‘五一’小长假让大家来新疆的旅游需求提前了。”那拉提河谷草原店店长黄先生介绍,以往那拉提会在6月逐渐迎来旅游旺季,而目前从预定趋势来看,农庄5月已提前开启小旺季,5月20日以后的入住订单仍在持续增加中。
文旅市场的“热力值”,从今年“五一”假期的各项成绩单中可以窥见。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的5天里,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携程报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强势复苏,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青海、新疆、宁夏等地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1至2倍;邮轮游强势回归,预订量同比飙升120%;国潮文化深度赋能旅游,古镇流量激增超30%。
途牛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活力四射。境内游热度飙升,自驾游热度增长尤为显著,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40%;交通住宿等单项旅游产品预订同比增长明显。出境游市场同样火爆,自由行和跟团游出游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23%和18%。
飞猪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今年“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消费金额同比大幅增加。其中,中高端品质消费增势稳健,飞猪直营的高星酒店预订量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上扬超20%;此外,定制游预订量同比劲增超80%;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
据美团旅行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其中,休闲露营订单量同比增长390%;俱乐部、展览相关订单量同比增200%以上;美团酒店预订量创下历史峰值;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文旅市场呈现全面增长、多点开花的火爆态势,并激发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持续向好。同时,各地打造的音乐节、非遗体验、国潮打卡等新型节庆活动,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个股方面,板块内超八成个股累计涨幅为正,接近40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5%,大众交通、山水比德等十多只个股的累计涨幅均超过10%。
上市旅企业绩分化显著
与文旅市场的热力四射有所不同,当前文旅上市公司业绩层面明显分化,甚至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目的地景区方面,祥源文旅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5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增长158.67%。天府文旅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9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8.92万元,同比增长4.98%。
记者注意到,一些企业也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困境。比如,中青旅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约20.54亿元,同比增长6.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0.5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加大。
一些地处热门旅游地的相关旅企业绩表现也欠佳。比如,曲江文旅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2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60.89万元,同比下降2161.76%。再比如,西安旅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489.34万元,同比下降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1.90万元,同比下降7.32%。
酒店住宿领域,也有不少企业业绩承压。其中,金陵饭店一季度营收为4.47亿元,同比下降20.48%,归母净利润为644.59万元,同比下降18.26%。华天酒店一季度营收为1.19亿元,同比下降14.71%,归母净利润为-6338.83万元,同比下降35.26%。锦江酒店一季度营收为29.42亿元,同比下降8.25%,归母净利润为3601.21万元,同比下降81.03%。
另外,旅行社方面,凯撒旅业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1亿元,同比下降12.6%;归母净利润为-454.16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旅游地产领域的华侨城A仍未走出困境,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3.63亿元,同比下降3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9亿元,同比下降303.09%。
记者注意到,上市旅企业绩的分化,既受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亦有其内部经营的结构性矛盾使然。
比如,中青旅指出,由于一季度为传统旅游淡季,同时公司业务板块具有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压缩空间较小的特点,因此录得归母净利润为负。
而西安旅游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称,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传统旅游企业、新兴在线旅游平台和跨界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激烈争夺客源。在竞争过程中,价格战频繁爆发,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愈发凸显,这导致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华侨城A则表示,公司房地产业务面临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等风险。其中,房地产销售价格面临市场压力,利润空间持续缩小,实现公司整体盈利存在较大挑战。
转型步伐亟待加快
展望未来,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及市场预期的改善,文旅市场整体活跃度有望稳中趋升。但与此同时,面对内外部复杂环境的挑战,企业也需要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转型步伐。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称,文化和旅游部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据悉,下一步将从供需两端发力,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推出优惠措施,优化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繁荣。
不少旅企也在积极应对。比如,凯撒旅业在2025年投资计划中表示,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为出发点,公司计划实施投资项目年度投资总额约3.15亿元,投资项目聚焦于海洋文旅目的地、旅游服务及食品供应链等领域。
西安旅游表示,要持续加大国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持续强化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的有效掌控,做好增量业务,提升业务链附加值。深化入境专线业务管理,探索境外旅游要素资源合作新模式,持续关注市场热度,通过开发包机专线、出入境研学等业务,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未来,具备资源整合能力、业态创新优势及资本运作经验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分化中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而区域性文旅集团需加快差异化定位与运营能力建设,以应对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需求。”迈点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邢晶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