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迪(SZ000609)$ 深圳天微借壳ST中迪(000609)上市的概率是100%
1. 借壳ST中迪上市的可能性
借壳可能性较高但尚未有实锤,是市场主流猜测。10月17日门洪达、张伟控股的天微投资,以2.55亿元底价拍下ST中迪23.77%的股权,待股份过户后将成其控股股东。深圳天微早在2016年就想挂牌新三板却未成功,2020年启动IPO辅导至今已出15期辅导报告,虽公司治理等问题整改良好,但仍未实现上市。此次天微投资与深圳天微办公地址、老板均一致,且ST中迪是业绩不佳的地产公司,有业务转型需求,市场普遍认为这是深圳天微借壳曲线上市的布局。不过目前双方未就借壳事宜沟通,深圳天微也未回应相关问询,后续还需看股权过户后的资产注入动作及监管审批。
2. 门洪达与张伟的专业水平及行业知名度
专业水平:二人属于半导体行业“老兵”,专业能力适配企业业务。门洪达1995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后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张伟未披露完整学历,但二人2003年共同创办深圳天微后,搭建起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还带领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半导体设备可覆盖封装测试全后道流程,产品能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多领域,可见具备扎实的电子工程实操与企业运营能力。
行业知名度:二人在全国芯片行业内知名度不高,仅在细分领域有一定认可度。深圳天微虽服务超1000家客户,但主营中低端集成电路及封装设备,其神经元芯片还处于小批量流片阶段,远不及英伟达、中昊芯英等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二人也无全国性行业头衔或标杆性技术成果,仅在深圳及广西的区域半导体产业圈有一定行业存在感。
3. 深圳天微在广西南宁的生产基地及神经元芯片情况
南宁生产基地:该基地是2025年6月敲定的天微存储及CMOS芯片封装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2亿元,租赁1万平方米厂房,配备500台贴片、塑封等设备,建设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规划四条生产线聚焦移动式存储等产品,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亿元,年税收约3000万元。此外,公司还计划在此设立AI研究院和先进封测工厂,用于神经元芯片相关业务。
神经元芯片:该芯片是深圳天微的重点布局方向,采用“感存算一体”技术路线,集成模拟/数字神经元等部件,处理特定实时传感数据有潜在优势。但目前技术成熟度低,仅处于小批量流片阶段,尚未大规模商用。与国际巨头英特尔的Loihi芯片、国内中昊芯英的“刹那”芯片相比,在性能、生态整合和量产能力上差距明显,不过其若落地,有望填补广西在该领域的产业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