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镜茹见习记者刘晓一)4月22日,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阳光”)复牌,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已由“阳光股份”变更为“*ST阳光”。
此前,*ST阳光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系列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2.78亿元(扣除托管费收入及其他、同一控制下业务的期初到合并日收入后的金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年报显示,其亏损原因主要系因市场环境的持续影响,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
为此,公司多措并举开启估值“保卫战”,系统性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退市风险应对、加速经营改善等系列举措,争取早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具体来看,一是改善存量基本面,提升存量项目的出租率和出租单价,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加快盘活闲置资产的速度,回流资金,优化公司资产配置与运营效率;二是发力增量项目,重点关注大湾区以及周边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商业项目,聚焦中小型存量商业项目,扩大商业运营项目规模,提升公司整体品牌价值,增加营业收入;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通过与外部机构共同设立并购基金、合资公司等方式,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并购标的。此外,还包括鼓励控股股东/董监高增持、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等多方面内容。
市场分析人士提出,*ST阳光尽管短期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压力,但随着经营质量提升、资产结构优化、收入规模扩张和新兴领域布局等多项措施的逐步落地,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的改善,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
“对于公司而言,今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营收。”*ST阳光相关人士表示,结合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来看,公司去年承租了沙井京基百纳广场。该项目在公司接手前的收入为8299.89万元。这意味着,在整体出租率与租金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该项目2025年预计能为上市公司贡献约8000万元的增量收入。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ST阳光2025年扣除后营收如能不低于3亿元,便可向深交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