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酒的醇厚,总与一方水土紧密相连。除了川黔、苏皖等传统酒乡,中国大地上还活跃着众多区域名酒。它们是地方风土酿出的独特滋味,亦是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时代财经推出《一城一酒》专题,探索典型地产酒里的地域密码。
秋风乍起,稻谷渐黄,酒香也愈加浓烈。
在这个一年中最适合“唤醒酒魂”的季节里,华夏酒城——安徽亳州,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仪式盛大启幕。古井贡酒以仪式之名,重申对千年酿酒工艺的坚守,以“传统+现代”的“1+1”模式展示数字化、智能化驱动下的新面貌:让传统的更原始、让现代的更智能,谱写酿酒文化与产业革新的交响。
这一仪式,不仅是一场酒的盛事,更是文化的庆典与产业的转折点。
儒雅庄重的公祭酒神曹操、《九酝酒法》的源头追溯、敬父母敬酿酒先贤的感恩环节,是古井贡酒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根与魂。与此同时,今年秋酿仪式规模升级,首次以“四地同酿”的方式,古井名酒大家庭——古井贡酒、黄鹤楼酒、明光酒业、九酝酒业四品同酿,汇聚不同地域、不同香型的匠心与风土开启秋酿。
“现代更智能”的“1”,在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推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井贡酒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已实现从制曲到发酵、摘酒到装瓶等诸多环节的监控与优化。酿酒师傅代代累积的“经验”被拆解、量化,转化为可控的生产参数;智能园区中,自动化、网络化设备映衬着“让数字产生酒香”的理念正在一步步落地。
秋酿时节,古井贡酒以千年酿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科技的锐利力量交织出新的传奇——它既是黄淮名酒带的文化瑰宝,也正以“1+1”发展模式,让传统更原始、现代更智能,在中国乃至世界酒业的舞台中央,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秋风虽起,但酒香确认浓烈。古法虽远,但新时代的酿造智慧,已然蔓延四方。
徽酒中坚的时代底色
白酒的醇厚,总与一方水土紧密相连。
安徽亳州,因盛产中药材被称为“中华药都”,也是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区,“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道出这里在酿酒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得天独厚的水源、气候和粮食条件,为古井贡酒等品牌提供了优越的酿造环境,也孕育出深厚的酒文化底蕴。
作为酿酒大省与饮酒大省,安徽形成了以古井贡酒为首的“徽酒版图”。
亳州既处南北过渡带,又有1800多年酿酒传承,历史与地理在此交汇,缔造了中国白酒“黄淮名酒带”的基准线。南北过渡带独有的气候与微生物优势,为古井贡酒“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风味奠定了自然基础。
近年来,亳州白酒产业发展迅速。
2023年,亳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值约229亿元,同比增长7%,培育了10亿级、50亿级超级单品白酒。截至2025年年初,亳州现有白酒生产企业159家,占全省三分之一,既有古井贡酒这样的龙头,也有一批中小企业和新品牌正在成长,形成梯队式发展格局。
政策持续加码正为亳州白酒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华夏酒城”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亳州力争培育超10亿元企业2-3家、超5亿元企业5-8家、超亿元企业15—18家,将亳州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名酒名镇产业示范集聚区、中国浓香型白酒优势产区、长江中下游白酒历史文化胜地、全省白酒产业创新基地。
在这片产业热土上,古井贡酒是当之无愧的“徽酒标杆”。
起源于明代正德十年的公兴槽坊,古井贡酒承载着数百年的酿造传统,也承续着曹操进献“九酝春酒”和《九酝酒法》的贡酒血脉。1959年转制为省营亳县古井酒厂、1992年集团公司成立、1996年登陆资本市场,古井贡酒逐步确立行业地位。
近几年,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古井贡酒凭借年份原浆系列的持续放量,依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古井贡酒还与黄鹤楼酒、明光酒业、九酝酒业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延展产品线与香型版图,打造出“1+N”的多品牌、多香型格局。
不仅是地方风味的符号,古井贡酒更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以龙头之势带动亳州白酒生产企业形成梯队,推动当地从单一制造迈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酒+文化”“酒+旅游”等多场景融合,古井贡酒为徽酒乃至整个黄淮酿酒带提供了可持续增长的样本,也在全国白酒版图中稳固“徽酒中坚”的位置。
千年酒脉的全新活力
承载千年酿酒工艺的古井贡酒,不仅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龙头角色,也通过文化与品牌活动将历史传统延伸至现代生活。在年度秋酿仪式中,古井贡酒将亳州的酒文化、酿造技艺和现代消费体验有机结合,让古老的酒脉在当下焕发新生。
当秋风拂过黄淮平原,沉睡了150天的酒醅在明清窖池里慢慢苏醒,古井酿酒车间再次蒸腾出令人陶醉的酒香。
9月19日,近500名企业家、经销商、投资者、收藏爱好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亳州,在弥漫的酒糟香气中,共同见证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仪式。
今年的秋酿仪式延续了公祭酒神曹操、《九酝酒法》溯源、感恩员工父母等经典环节。公祭曹操,是对中华酿酒文明源头的崇高致敬,强化了古井贡酒“中国酿酒文化代表”的身份认同。《九酝酒法》作为酿造技艺源头,跨越十八个世纪实现活态传承;感恩员工父母,则彰显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历史与现实在现代品牌?营中深度交汇。
今年秋酿的一大亮点是“四地同酿”。安徽亳州、安徽滁州、湖北咸宁、贵州茅台镇八大生产基地同步开酿,六大香型各展风采,实现“核心品牌引领+区域品牌补位”的战略落地。
本届仪式与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融合,亳州活动日升级为“亳州+合肥”双城活动周。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古井集团再次登榜202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位列第413位。
借助国际级平台,古井贡酒强化原产地文化地位,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将自身嵌入“中国智造”和“非遗传承”的国家叙事框架,彰显文化自信与当代价值。
与此同时,“古井轻养社”正式揭牌,标志着古井贡酒将秋酿仪式的IP热度延伸至日常用户运营。从“年份原浆”的厚重,到“轻度古20”的创新;从老名酒经典回归,到“神力酒”激活养生场景,古井贡酒通过多元产品和生态化运营,重新定义白酒在“悦己时代”的角色。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征服年轻人味蕾的关键,不在于酒度数的高低,而在于谁能真正读懂他们既要微醺悦己,又要品质生活的双重渴望。”古井贡酒通过“古井轻养社”,为消费者提供有趣、便捷、有温度的体验,让千年酒脉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共鸣。
从明代窖池的头酒到轻养社的新消费场景,从历史仪式到年轻化产品矩阵,古井贡酒让古老的酒脉在当下焕发活力,也让每一位消费者成为徽酒文化的体验者与传承者。
千年酿艺的智造新生
古井贡酒一脉相承的千年酿造技艺,如今正借助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科技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坚守传统与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古井贡酒构建“1+1”生产模式:在守护千年酿造文化的同时,赋能智能化生产,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围”的发展路径。
古井贡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源自东汉时期《九酝酒法》。自明正德十年公兴槽坊创办起,这些古老的窖池便见证了古井酒的历史延续。
122条明清时期的发酵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白酒领域中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窖池群之一。长期沉淀的微生物群系,蕴含超过600种珍贵菌群,形成了古井贡酒数百年品质不衰的“密码”,也是中国白酒文化“活着”的见证者。
春制桃花曲、夏施压池工艺、秋酿头酒、冬行窖藏,古井贡酒构建起完整的时序酿造链,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闭环。这不仅体现了对四时节气的敬畏,也彰显了对地理禀赋的善用。每一甑投料、每一曲发酵,都在窖泥微生物的繁衍中复刻着1800年前的魏晋风骨,将传统工艺视作与先贤的时空对话。
在古井智能酿造车间,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被推向极致。
传感器捕捉酒坛温度、湿度、酸度等数据,将传统经验转化为数字信号。AI算法根据原料含水量动态调控投料量,物联网设备实时调控通风与风速,使每一个环节达到最佳优化状态。128道传统工序通过数字化转化为“酿造工艺知识图谱”,让古老工艺获得“数字永生”。
“让传统的更原始,让现代的更智能”,正是古井“1+1”模式的核心理念。
古井贡酒还构建了“1+2+6+N”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以数字化战略为核心,依托两大数据基座,建设六大能力,开放多平台应用,通过机理模型与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工艺优化、绿色酿造、智能制造和科研赋能,让数据真正产生“酒香”。智能化工厂和人机协同的操作场景,使工匠精神与AI精准控制深度融合,为古井贡酒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1+1”模式不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对白酒酿造DNA的重塑。古井贡酒在保持传统工艺韵味的同时,通过智能化生产提升效率、优化品质,?现了“1+1>2”的叠加效应。
在古井贡酒看来,传统不是束缚,创新不是浮华。正是在对千年酿造技艺的坚守中,注入智能化数字科技;在对现代酿造的探索中,延续文化精神与工艺精髓。古井贡酒的实践,让每一滴酒液都承载着历史厚度,也映射出未来韧性。
从亳州的千年古井到世界酒业的舞台,古井贡酒正以“1+1”模式在传承与创新之间铺设一条双轨之路。第十二届秋酿仪式不仅是一场工艺与文化的表达,更是这一模式的缩影:一边守护“原始”的酿造本真,一边拥抱“智能”的现代技术。
站在新的起点上,古井贡酒希望用这一独特的融合模式,既守住徽酒的根脉,也开拓更广阔的未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