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龙汇能(SZ000593,股价9.49元,市值34.03亿元)日前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北京顶信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信瑞通)与东阳诺信芯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诺信芯材)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顶信瑞通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诺信芯材转让公司股份1.0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4%。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为9.41元/股,股份转让的交易价款合计为10亿元。

图片来源:德龙汇能公告
若此次交易顺利推进并实施完成,德龙汇能控股股东将由顶信瑞通变更为诺信芯材,实控人将由丁立国变更为孙维佳。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显示,诺信芯材成立于今年7月24日,距今仅3个月,尚未开展经营业务,但其背后浮现浙江省东阳市国资的身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对这笔交易、参与方背景以及股价的提前异动进行了深入探究后,一幅远比表象复杂的资本运作画面逐渐浮现:交易的一边是执掌世界500强的钢铁巨头;另一边则是成立仅三个多月的“神秘”买家,其背后浮现东阳市国资的身影。
卖方现状: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近75%,德龙汇能偿债能力持续恶化
交易的卖方实控人丁立国为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该集团在2022年曾凭借2021年高达1957亿元的营收,成功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排在第469位。2025年,德龙钢铁集团进一步提升至世界500强第467位,钢铁产能达到3500万吨,国内排名第七,世界排名第十一。
这一背景使得丁立国的出售决策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一位执掌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巨擘,为何要出售旗下上市平台的控股权?
从产业协同的角度看,丁立国主导的德龙钢铁集团核心业务为钢铁制造,而德龙汇能的主营业务则聚焦于城市燃气、清洁能源等领域,两者之间缺乏明显的业务协同效应。在德龙钢铁集团持续推进其“六个德龙”(红色德龙、精益德龙、绿色德龙、创新德龙、智慧德龙、幸福德龙)发展模式,并成功参与天津渤钢系企业司法重整的关键时期,剥离非核心的能源资产,将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主业,是一种符合商业逻辑的战略选择。
然而,如果仅仅将其归因于“聚焦主业”,则可能忽略了更为紧迫的现实因素。
德龙汇能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成都华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仅两年后便在深交所上市。从过去十年的业绩来看,公司虽然营收整体处于增长的趋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波动较大。2023年,德龙汇能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创有公开财务数据以来单年最大亏损。
此外,过去十年来,德龙汇能的偿债能力呈现恶化趋势。尤其是过去6年来,公司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均小于1,反映其偿债能力较弱。

另据德龙汇能2025年三季报,丁立国控制的顶信瑞通所持德龙汇能32%股份中,有8600万股处于被冻结的状态,冻结比例高达74.9%。

图片来源:德龙汇能三季报
买方背景:国资LP出资4.3亿元,新实控人掌舵50亿元半导体项目
与卖方公开可查的信息相比,买方诺信芯材的背景则显得异常神秘,其背后复杂的股权结构,浮现出国资的身影。
诺信芯材成立日期距离其签署10亿元的《股份转让协议》仅过去3个月。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东阳基业常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业常青”)则成立于2025年7月16日。在发起收购时,这两家公司均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
据德龙汇能公告,诺信芯材是一家注册资本为10.08亿元的合伙企业,认缴注册资本为9亿元,由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共同出资构成。

图片来源:德龙汇能公告
公告显示,诺信芯材的LP为东阳市东望控股有限公司,其认缴出资额为4.3亿元,占比47.7778%。而东阳市东望控股有限公司是东阳市政府直属国企。天眼查显示,东阳市国资直接及间接持有东阳市东望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东阳市政府通过旗下国企作为LP出资,成为收购资金的主要提供方,表明此次收购行为服务于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

图片来源:天眼查
而德龙汇能公告提及交易完成后的实控人孙维佳,便是诺信芯材的实控人。天眼查显示,孙维佳还在10家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其中注册资本最高的为科睿斯半导体科技(东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7亿元,孙维佳为该公司董事长。

图片来源:天眼查
据公开信息,科睿斯半导体成立于2023年1月18日,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封装基板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封装基板合作伙伴的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营产品为FCBGA封装基板,主要应用于CPU、GPU、AI及车载等高算力芯片的封装,系算力和人工智能时代芯片封装的关键材料。
9月27日,科睿斯半导体FCBGA封装基板项目(一期)连线仪式举行。该项目占地200亩,分三期建设,总投资逾50亿元,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56万片封装基板的生产能力,打造国内FCBGA(ABF)高端基板生产示范基地。
股价异动:公告前意外涨停,复牌后上演"过山车"行情
每经记者还注意到,在德龙汇能首次披露此次股权转让公告前,公司的股价就已经“抢跑”。
具体来看,在没有任何公开且明确利好的情况下,德龙汇能股价于10月24日涨停,全天成交4.74亿元,换手率15.47%,成交量创2023年11月13日以来新高。当日收盘后,德龙汇能首次发布提示性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的重大事项。
随后,德龙汇能申请于10月27日起停牌,并进一步披露了公司的上述股份转让协议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等信息。
10月28日晚间,德龙汇能发布正式公告,披露了详细的《股份转让协议》,明确了收购方为诺信芯材,转让价格为9.41元/股,以及新的实控人孙维佳。不过,公司同时披露,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尚需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确认意见,并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及其他批准或核准程序,能否最终实施完成及实施结果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0月29日(周三),德龙汇能复牌后“一字板”涨停。
公告显示,此次股份转让的价格(9.41元/股),相对于涨停前(10月23日收盘价7.92元)的股价,溢价约18.81%。即使是对比10月24日涨停后8.71元的收盘价,也有约8%的溢价。
然而,在股价连续三个涨停后,10月31日,德龙汇能竞价低开超5%后迅速跌停,截至收盘成交额达3.4亿元。
10月3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德龙汇能,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顶信瑞通尽管冻结比例高,但如果确认转让的话,肯定会先去完成‘解冻’。不过,这是控股股东在操作,公司目前还未收到具体通知。
“双方会按照协议的进程来,因为现在转让协议公司已经公告了,后续还会有一些持续的交易和商讨。这涉及控制权的变更,还会涉及和交易所的沟通,所以中间还会有一些流程事项要走,这一块公司也会持续跟进,会根据双方提供的通知书来披露进展情况。”上述人士告诉每经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