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13板!平潭发展再度一字涨停,封单资金超7亿元,股价自10月17日以来累计涨幅高达255%,市值从65亿飙升至231亿。这一连串数字让平潭发展(000592.SZ)成为近期A股最炙手可热的“妖股”之一。而就在市场热情高涨之际,深交所已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证券”,公司也连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直言股价上涨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主营业务仍集中在造林营林、林木加工销售、贸易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开发项目,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强调,并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尽管如此,市场似乎并未因此降温——11月17日早盘,该股再度以11.97元/股一字封停,成交额已达2.63亿元,换手率却相对有限,显示出筹码高度集中于强势买方手中。
从基本面来看,平潭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04%至10.30亿元,净利润为3123万元,同比增长38.3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同比暴增近19.7倍,成为本轮行情的重要情绪支点。但需要指出的是,其盈利基数仍然较小,整体盈利能力尚未实现质的飞跃。
我始终认为,这种脱离基本面的快速拉升,本质上是一场博弈情绪与资金热度的游戏。技术派或许会看到“21天13板”的强势结构和机构席位介入迹象,认为有主力在布局;但从价值角度看,当前估值已严重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缺乏可持续支撑。更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态度已然清晰:合富中国因类似走势已被停牌核查,而平潭发展也被列入严重异常波动名单,这意味着任何进一步的投机行为都可能面临更严格的交易限制。
在我看来,这轮炒作的核心逻辑并非业绩反转,而是围绕“海峡两岸”概念的区域政策预期升温所致。然而,想象空间不等于现实收益。当一家公司反复提醒投资者“勿受情绪影响”时,恰恰说明市场已经过热。
我不是反对参与热点,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来时猪都能飞,风停后摔得最重的也是它。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此刻追高入场,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与其追逐最后的狂欢,不如保持冷静,观察后续是否会出现放量滞涨或监管出手干预的信号。毕竟,在A股的历史上,每一次疯狂之后,留下的往往都是漫长的消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