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个股,
工业富联(601138)$工业富联(SH601138)$
阳光电源(300274)$阳光电源(SZ300274)$
隆基绿能(601012)$隆基绿能(SH601012)$
今日聚焦,
工业富联,工业富联最近能稳住,跟英伟达的动作分不开。英伟达前阵子在大会上放了个大招,说未来六个季度要做 5000 亿美Y的活,还打算出 2000 W新显卡。更关键的是,它新出的架构全用液冷,人家早就在液冷这块布局了,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机会。尤其是二季度,AI 服务器营收涨了 60% 多,给云服务商做的服务器更夸张,涨了 150% 还多,现在系列也在量产,出货量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多。海外的微软、这些云厂商,这块的需求肯定稳。照这趋势,工业富联后面的业绩说不定还能超出预期。
阳光电源,阳光这波涨得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三季度财报超预期。营收和净利润都涨得很猛,相当于给股价递了个加速包,市场一看业绩这么硬,自然愿意往上推。现在储能业务成了它的第二增长曲线,比逆变器业务涨得还快。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储能需求跟爆了似的,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集成商,肯定能沾光。不像有些公司只靠单一业务,它这相当于多了个靠山。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光伏装机的需求都很旺。国内在搞大型光伏基地,国外像美国也在扶持清洁能源,行业空间摆在这里。资金都爱往确定性能赚钱的龙头凑,阳光电源又是光储领域的老大哥,机构和北上资金自然愿意重仓它。再加上它全球的品牌和销售网,客户想换供应商都难。
隆基绿能,光伏行业之前打价格战打得太狠,好多小厂都扛不住退出了,现在供需总算好起来了。大家都觉得硅料、组件价格要触底反弹,行业赚钱能力该恢复了,这对隆基来说是个好消息。最近的三季度财报也给了信心,要么是业绩超预期,要么是环比变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最惨的时候过去了。之前隆基调整了挺久,估值也到了比较划算的位置,现在业绩一好,资金就愿意进来了。隆基最牛的还是技术,背接触电池不仅突破了,还能大规模量产。这技术是下一代主流,效率高还好看,特别适合装在屋顶上。有这技术在,它能跟对手拉开差距,市场自然愿意给它高估值。
持仓点评,

国盾量子,国盾在量子通信圈里,那就是老大哥级别的存在,最早吃这碗饭的,技术源自中科大,根正苗红得很。核心团队更不用说,是潘建伟院士带的人,国内顶尖的量子人才都在这儿,技术、人才、政策优势,别人想追都难。现在数字经济这么火,数据安全比啥都重要,政务、金融这些关键领域,不用量子通信都不放心,需求摆在这里。而且十四五规划把量子信息当重点推,东数西算、新基建这些国家级工程,都能给它带机会。它家的设备早就用在京沪干线,武合干线这些大项目上了,北京、上海、合肥的城域量子网也建起来了,现在正往商业领域扩。A 股里纯正做量子通信的没几家,这种稀缺性一碰到风口,表现肯定差不了,今天就借着量子科技的热度冲了一波。
中国核建,中国最近的好消息,全是政策给的。十五五规划说要提前搞核聚变能,把它当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核建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毛宁还说咱们的人造太阳2027 年竣工,能发电,这消息一出来,直接给它加了把劲。它的背景也硬,中字头央企,背靠中核集团,实控人是国务院国资委,政策上肯定能沾光。国际上的核聚变项目,它也参与了,还干了主机安装的活儿,在这领域说话有分量。国内现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核岛工程全是它建的,这行业地位不是吹出来的。
方正科技,前几天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说,要在草案里加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内容,我一听见就想到方正科技 —— 它本身就有硬件属性。它做的产品,客户特别广,通讯设备、消费电子都能用,尤其是光模块这块,最近涨得猛,它还能批量做光模块用的,连规格的连接器都能搞定,手艺不含糊。高多层板、板这些技术,它也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很成熟。还跟通讯行业的大佬合作,一起搞主板和天线板的研发,领域也有布局。今天就是小涨小跌,很正常,不用太在意,拿着等逻辑兑现就行。
闻泰科技,闻泰科技最近能起来,全靠半导体板块火。核心原因就是存储芯片涨价,四季度服务器涨超 10%,涨了 10%-15%,而闻泰科技早就在半导体领域布好局了,正好赶上这波行情。它的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性能在行业里能排上号,国内第一,全球第五,这成绩相当亮眼。产品也全都做,全球销量第一,车规级的排第二,实力摆在这儿。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还打算砸 2 亿美元在汉堡搞研发,专门弄下一代半导体产品,看得出来在技术上没闲着。今年 6 月它给立讯转让资产,把部分资产盘活了,回笼了不少资金。除了半导体,它还做服务器,订单推进得顺,已经能批量生产,智能座舱也跟不少主机厂、芯片商合作了,赛道抓得很准。现在之前跌下去的坑快补完了,等它涨了一波,咱们就撤。
通富微电,通富最近的行情,跟 AMD 的动作分不开。AMD 最近特别活跃,跟甲骨文合作搞了 5 万块 2 纳米芯片,性能涨了 1.5 倍;半个月前还跟 Open AI 联手弄了 6 吉瓦算力,还绑了 10% 的股权,明显是想跟英伟达抢市场。通富微电自己的技术也不差,先进封装布局得很全,扇出型、CoWoS 的产能一直在扩,还储备了封测技术,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也能给国际客户做,照这趋势,后续应该还有行情。
晶瑞电材,晶瑞电材最近能被留意,多亏了国产芯片的突破。北大的团队用冷冻电镜,把光刻胶在显影液里的秘密全看明白了,这一下就给工艺优化打开了大门,晶圆缺陷能少 99% 还多,帮了 7 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大忙,国产替代的脚步又快了一步。晶瑞主要用在半导体晶圆厂的前道环节,靠子公司瑞红苏州生产。瑞红苏州在国内圈是老玩家了,紫外宽谱这些型号,近百种都能量产供货。高端款里,好几款已经量产,也送到客户那边测试了,进展很顺利。它还做超净高纯试剂、锂电池材料,比如锂电池里的粘结剂、和电解液,业务不算单一,多点开花能降低不少风险。子公司晶瑞新能源做 ,有 2.5 万吨 / 年的产能,还是三星环新在国内唯一指定的供应商,这合作关系相当硬气。前三季度净利润翻了快 20 倍,今天就是小波动,磨磨性子等机会就行。
三花智控,三花在电子膨胀阀这行当,那是妥妥的全球扛把子,市占率第一,说是隐形冠军一点不夸张。现在电动车卖得越来越火,而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特别重要 —— 电池、电机、座舱的温度都得管,少一个都不行。现在热泵系统成了趋势,能解决电动车冬天续航掉得快的问题,而三花正是全球热泵系统核心部件的领头羊。客户方面更是没得挑,跟特斯拉关系铁得很,是人家的主要供应商;还进了比亚迪、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全球主流车企的供应链,客户名单一亮全是大牌,根本不愁订单。赛道优势也很明显,短期能跟着电动车行业一起涨,长期来看,机器人、数据中心、储能这些新兴领域也需要热管理,等于给三花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技术上更是有护城河,阀类产品的专利和技术壁垒特别高,对手想短期内追上很难;而且它不只是卖零件,还能提供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从零件商升级成方案商,客户自然更离不开它。最近它涨得好,跟特斯拉机器人也有关系 —— 机器人关节、手指的热管理,正好是它的强项。
海峡创新,海峡这公司特会选地儿,注册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 —— 这地儿离台湾本岛就一步之遥,被定位成海峡两岸共同家园和对台综合实验区,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最前线。随着示范区建设推进,平潭肯定能拿到不少政策好处,海峡创新自然也能跟着沾光。更关键的是,它的实控人是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局,而且公司早就把注册地迁到平潭了,算是平潭国资手里独一份的上市公司,跟当地政策的贴合度没话说。
市场不缺热闹,缺的是能稳稳拿住的好;炒股不缺机会,缺的是不贪心、不盲从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