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年报发布,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000584.SZ,以下简称“*ST工智”)似乎正步入退市“倒计时”。
日前,*ST工智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送达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相应《报告书》显示,因2023年财报收“非标”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ST工智2024年财报再收“非标”审计报告。因此,交易所拟决定终止*ST工智股票上市交易。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以来,*ST工智已连续3年收“非标”审计报告。同时,自2022年以来,*ST工智多名董事对其年报发表异议声明。2024年度,*ST工智3名独董无法保证当期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主要理由涉及公司人员变动频繁、工作交接不及时及未能实质性推进相关整改工作等。
连收“非标”审计报告
2024年度,*ST工智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其中,无法表示意见主要涉及股权投资平台事项、收入确认、募资使用、持续经营及或有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2022年年报中,审计机构已发现上述股权投资平台事项,并对*ST工智当期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当期内控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具体来看,审计机构指出,*ST工智对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总额为6.5亿元。上述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公司,账面存在大量权益性投资、大额往来款以及大额增资意向金。
对此,审计机构实施了检查、访谈等审计程序,仍然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ST工智四家股权投资平台的长期股权投资期初账面价值、上期及本期投资收益、持有待售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等报表项目作出调整。同时,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机构无法确定上述事项是否存在尚未识别的重大关联资金往来。
2022年因此收“非标”审计报告后,*ST工智对上述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公司以清算退出、股权转让等形式进行处置,全部转让价款合计金额为3.09亿元。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工智对以上四家股权投资平台尚未处置完毕。
此后于2023年度及2024年度,*ST工智均因相应事项收“非标”审计报告。
“公司管理层2022年下半年就积极推进相应股权投资平台公司非标审计意见所涉及资产的处置工作,并已采取有效手段逐步消除其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2024年年报发布同时,*ST工智日前表示,截至4月下旬,黑龙江严格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退出工作,其他三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清退工作。
同时,*ST工智还表示,公司董事会认为虽未能于2024年度内完成全部四家平台公司的整改,但公司在2023年审计受限的基础上于2024年对三家公司进行深度调研及退出转让工作,目前四家平台公司均已签订退出转让协议,已收到交易对手方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部分现金款项。“公司将持续关注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情况和剩余份额转让款的支付情况,尽快完成非标事项处置工作。”*ST工智表示。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除股权投资平台事项外,*ST工智2024年度“非标”事项还涉及持续经营等。
2024年度,*ST工智确认营收19.36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收入约19.3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的金额为15.23亿元、采用时点法确认收入的金额为4.13亿元。
审计机构指出,2024年度,*ST工智拟对原时段法确认的收入更正为时点法确认。截至财务报告报出日,*ST工智未完成以前年度收入更正事项的梳理工作,2024年度仍按照时段法确认上述业务的收入并结转成本。
审计机构根据公司未审报表的调整相应地调整了拟执行的审计程序。但由于时间关系,截至财务报告报出日,审计机构调整后的审计程序未能实施完毕。因此审计机构无法确认*ST工智本期及上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合同资产、应收账款等科目金额的准确性。
此外,审计机构指出,*ST工智持续多年大幅亏损,同时涉及大量逾期债务涉诉事项、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1.2亿元募集资金连续两年到期无法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ST工智流动负债余额超出流动资产余额3.3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9371.11万元,其中受限资金为5209.77万元,公司偿债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审计机构表示,以上情况表明*ST工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虽然其披露了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但审计机构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判断*ST工智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恰当。
不过,*ST工智否认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司预计在未来的十二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工智方面表示,公司已制订相应计划及措施以减轻运营资金压力及改善财务状况,公司将在确保在手订单平稳有序交付的同时,加强销售及回款管理,强化资金及成本管控,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并通过合理规划产能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全力化解债务风险,保障公司生产运营的正常有序及现金流动性的安全稳定,全力改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仍有独立董事提不保真意见
除连收“非标”审计报告外,近年来*ST工智多名董事对年报内容提出异议声明。
2024年度,*ST工智独立董事王亮、杜奕良、杨敏丽无法保证当期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由于公司经营层人员历次变动频繁,交接资料不齐全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获得完整的审计资料,结合此前募投资金未合规处理,投资平台的账目不清,故有关报告的内容数据无法确定真实性。”杜奕良表示,独立董事已经在此前督促公司经营层纠正有关内容,截至会议召开之日,公司仍未整改完毕,故本人无法同意该议案,不确定财务数据是否合法真实。
“经多次与审计委员会委员沟通了解,公司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且工作交接不及时、不齐全,导致公司内部审计资料受限,未能提供必要的审计资料,部分收入事项未能准确定性及确认。”杨敏丽也表示,在独立董事向公司发送要求配合审计及相关整改推进事项的督促函后,公司未能实质性推进相关整改工作。
实际上,2022年度及2023年度,*ST工智就有董事对当期年报内容提出异议声明。2022年度,*ST工智2名独立董事及1名董事对年报议案弃权,弃权理由均为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较晚。2023年度,*ST工智1名独立董事对年报内容提出异议声明,理由同样是当期年报出具时间太晚,截至公司召开董事会前尚未收到定稿版的正式报告。
就相应事项,记者致电*ST工智方面采访。对方记录记者信息并表示向相关领导反馈后回复。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对方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