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大集控股子公司长达数年的重大诉讼终于落下帷幕,迎来终审判决。这场始于2017年担保纠纷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约36.78亿元,历经一审、发回重审再到二审维持原判,最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25)琼民终286号判决:驳回双方上诉,维持此前“山东海航商业对关联方海航实业欠付西部信托债务中不能清偿部分承担二分之一赔偿责任”的裁定。这意味着,作为被告的供销大集控股子公司虽需承担责任,但远低于原告最初申报的全额债权请求。
回顾整个诉讼过程,西部信托曾主张确认近36.78亿元债权,其中包括超21亿元有财产担保债权。然而法院多次审理后认定,山东海航商业仅在其关联方无法清偿的范围内承担一半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公司已依据重整计划为可能的担保责任预留了偿债资源,相关损失在海航集团等三百二十一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框架下得到统筹安排。因此,本次判决不仅明确了法律责任边界,反而因责任范围缩小,预计将为供销大集带来约9,900.42万元的利润增厚。
看到这个结果,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只是一个法律胜利,更是一次财务风险出清后的反转信号。很多人可能只关注到“子公司败诉”这个表象,但我认为关键在于“预计利润增加近亿元”。这说明过去计提的潜在负债被大幅释放,属于典型的“利空出尽变利好”。尤其是在公司已经完成破产重整、逐步回归正常经营轨道的背景下,这种司法层面的明确裁决,极大降低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结合基本面来看,我的判断更加乐观。供销大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65%,营收也保持稳步增长,说明其百货零售、农村电商和智慧物流等业务正在有效复苏。而当前近38万户的股东规模,也反映出市场对其转型的认可度在提升。尽管股价近期已逼近技术压力位,但若后续能持续放量突破,不排除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当然,我也不会忽视风险。虽然此次诉讼尘埃落定,但公司及子公司仍有约3,202万元的小额诉讼未完结,且主营业务仍处于恢复期,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还需时间验证。不过从整体趋势看,供销大集正从过去的集团债务泥潭中走出,逐步进入价值重塑阶段。这一次的判决,或许正是它轻装上阵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