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驱动与资产重组双轮发力,基本面拐点确立
当前供销社体系改革已进入加速期。作为全国供销总社旗下唯一上市商业平台,供销大集深度受益于乡村振兴、县域消费升级等国家战略,其 “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的业务模式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2024 年公司完成 15.11 亿元现金收购北京优质资产后,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 37%,资产负债率降至三年最低水平。随着后续战投资金注入及供销社体系内资产整合预期升温,公司资源整合能力与盈利弹性将进一步释放。
二、技术面底部信号明确,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供销大集股价自 2024 年四季度以来持续缩量盘整,周线级别 MACD 指标已形成底背离结构,月 K 线站稳 2.60-2.80 元历史支撑区间。结合当前动态市盈率(TTM)仅为行业均值的 65%,市净率(PB)处于历史 10% 分位,安全边际充足。近期市场调整中该股表现出明显抗跌性,日成交额稳定在 1.2 亿以上,资金承接力度增强,技术面与估值面共振的修复窗口已经打开。
三、事件催化密集释放,摘帽预期强化上行逻辑
公司 2024 年年报实现归母净利润转正,根据深交所规则,若 2025 年中报继续盈利将触发摘帽条件。历史数据显示,ST 股摘帽前后 60 个交易日内平均超额收益达 23%。叠加供销社体系年内计划新增 3000 个基层网点布局,公司作为核心供应链服务商将直接受益于渠道下沉红利。当前股价尚未充分反映政策倾斜、资产重组及经营改善的三重预期差,存在显著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 结论:** 供销大集当前 2.75 元附近的股价已进入战略配置区域。建议投资者把握政策红利释放与基本面反转的黄金窗口,分批建仓布局中长期价值回归。目标价位短期看至 3.50 元(政策催化估值修复),中期看至 4.20 元(资产注入预期兑现),风险因素需关注宏观消费复苏节奏及重组落地进展。(全文完)